劇情介紹

晉劇《范進中舉》改編自清代吳敬梓長篇小說《儒林外史》,劇中塑造了范進、胡屠戶等一系列有血有肉的戲曲人物典型,集中反映了那個特殊時代的科舉制度和人民大眾的情感愛憎,使人們在審美愉悅中感受到作品的價值取向和道德評判。劇情主要講述的是科舉時代,范進和所有的讀書人一樣,以求取功名為終生理想,幾乎把畢生精力耗費在應試與考場上,沉溺于不斷追逐和一次次落第的慘痛之中。畸形的封建制度在異化社會的同時,也殘酷地扭曲著人的品性和靈魂。中舉前的范進,在“學而優則仕”的精神支撐下,不顧家徒四壁,執迷要通過考舉改變自己的卑微命運,光耀門庭。這種近乎瘋狂的執迷,既可敬、可憐、又可惜、可悲;中舉的范進,脆弱的神經竟承受不了遲來的歡喜而喜極致瘋。他瘋得丑陋,瘋得可憐,瘋出了封建時代小知識分子對天命的悲怨與無奈;瘋了的范進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清醒以后的范進。他時來運轉,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在眾人攀附和名流認可的同時,也獲得了精神與物質的莫大滿足。社會地位與身份的變化,膨脹了他早已根深蒂固的人生欲望……透過范進春風得意、趾高氣揚的心跡,我們似乎看到了又一個讀書做官的舉子,正在他們夢寐以求的仕途上越走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