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不朽!今天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銘記偉大歷史,捍衛和平正義——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主題展覽”時強調徐玉蘭老師的紅樓夢是一出越劇,在新時代繼承和弘揚偉大抗美援朝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

徐玉蘭老師的紅樓夢是一出越劇_越劇紅樓夢徐玉蘭和尹桂芳_徐玉蘭的越劇紅樓夢

圖說:徐玉蘭(左)、王文娟(右)主演的《春香傳》 資料圖

兩天前,為紀念抗美援朝70周年,年輕的戲曲工作者也以一場結合藝術賞析的公益講座,致敬“舞臺姐妹”徐玉蘭、王文娟等前輩藝術家當年奔赴朝鮮戰場慰問子弟兵,并帶回了經典《春香傳》的壯舉。此次公益講座由青年作家、《明月千里共嬋娟——王文娟傳》作者王悅陽,攜手上海越劇院優秀青年演員楊婷娜、李旭丹共同帶來。

徐玉蘭老師的紅樓夢是一出越劇_徐玉蘭的越劇紅樓夢_越劇紅樓夢徐玉蘭和尹桂芳

圖說:李旭丹(右)、楊婷娜主演的《春香傳》 資料圖

越劇之所以被視作中國最年輕、最時尚的劇種,就在于它不但在唱腔及表演上不斷創新,且在題材上緊貼時代脈搏、和人民心連心。1953年4月,越劇徐王兩大流派創始人徐玉蘭與王文娟就曾帶領玉蘭劇團的越劇姐妹們“雄赳赳氣昂昂”地跨過了鴨綠江,去慰問“最可愛的人”。

在炮火連天里慰問演出,往往只能將生死置之度外。有回演《梁祝》演到“英臺哭靈”,敵機把電線炸斷了,洞里一團漆黑,慌亂之際,有位機靈的戰士掏出隨身攜帶的軍用手電筒往臺上照,其他戰士看了紛紛效仿,頓時千百束光源匯聚在一起照亮了舞臺。王文娟說:“這是我永生難忘懷的一場特殊演出,在黑暗潮濕的山洞里,臺下這些真誠淳樸的面孔,卻讓我們時刻感受著光明、熱忱和溫暖。”

在朝鮮,徐玉蘭與王文娟演出的《梁山伯與祝英臺》和《西廂記》備受追捧,不僅得到志愿軍戰士的歡迎,出乎意料的是,就連朝鮮人民也非常欣賞。無數次散戲后,朝鮮觀眾會帶著滿腔激動涌到臺前,用手勢講:“明白,明白,亨卡其(一樣)……我們也有春香。” 正是有這些熱情的朝鮮戲迷“推薦”,徐玉蘭與王文娟才想到可以把《春香傳》改編成越劇介紹給中國觀眾。

徐玉蘭的越劇紅樓夢_徐玉蘭老師的紅樓夢是一出越劇_越劇紅樓夢徐玉蘭和尹桂芳

圖說:王文娟等赴朝演出 資料圖

在王文娟的眼中,朝鮮人民是極其堅強的,很少見誰掉過淚。哪怕剛剛轟炸完徐玉蘭老師的紅樓夢是一出越劇,就連婦女小孩也立刻從瓦礫堆里站起來,拍拍身上塵土,一聲不哭,重新筑洞建家。但在大家離別朝鮮的那些夜晚,王文娟卻見到了他們涕淚縱橫。王文娟還曾收到一位人民軍戰士寄來的一封信和一面鮮紅的朝鮮國旗,他說這旗是一位堅強不屈輾轉反抗美國兵的朝鮮婦女送給他的,要轉贈給王文娟,要她牢牢記住中朝人民用鮮血凝結成的友誼。

《春香傳》是朝鮮經典的愛情傳奇,在朝鮮文壇的地位非同一般,和中國的《紅樓夢》、日本的《源氏物語》并稱為亞洲三大經典文學。《春香傳》的故事內容分為“端陽歌”“百年歌”“愛歌別歌”“獄中歌”以及“愛的重圓歌”等部分。

《春香傳》也是朝鮮傳統曲藝板索里的代表曲目。1954年華東越劇實驗劇團移植演出,越劇表演藝術家、流派創始人王文娟、徐玉蘭聯袂獻演。本次“越劇徐玉蘭、王文娟流派藝術賞析會”選擇《春香傳》作為賞析曲目,既是向王文娟、徐玉蘭二位老師致敬,沿著前輩的藝術軌跡,傳承經典藝術永恒的魅力,同時也是紀念抗美援朝70周年,致敬最可愛的人。

這場賞析會持續了整整兩個半小時,盡管是純公益性講座活動,但早在開演前一小時,熱情的觀眾就排起了長隊,場內座無虛席。近六七百位觀眾隨著愛歌、別歌、獄中歌等片段的旋律,回到那個激情燃燒的歲月,體會那群被周總理親切地稱為“上海小姐”的越劇前輩們,不愛紅妝愛武裝,一腔拳拳愛國熱情,以及她們對越劇藝術執著、深沉、真摯的愛!

(新民晚報記者 朱淵)

《春香傳》劇情簡介:

朝鮮李朝中葉南原府藝妓月梅的女兒春香,在廣寒樓前邂逅當地使道子弟李夢龍,互生愛慕,私訂百年之約。不久,使道調任漢陽,命夢龍隨往,但不許春香同行徐玉蘭老師的紅樓夢是一出越劇,夢龍只得與春香忍痛別離,并相約中舉后再來接她。三年后,新任使道卞學道,艷羨春香,意欲強占,春香不從,被判死刑,時夢龍已任巡按御史,得訊后急赴南原查辦了卞學道,與春香團聚。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