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劇,中國漢族戲曲劇種。原名“紹興亂彈”,俗稱“紹興大班”,源于秦腔,1950年定名為紹劇。

紹劇起源于浙江省紹興市上虞縣(現為上虞區),流行于紹興、慈溪、余姚、蕭山及其他浙滬一帶。

紹劇是浙江三大劇種之一,已有300多年歷史,擁有400多個劇目,最具代表的劇目有《孫悟空三打白骨精》、《龍虎斗》等。

紹劇是一種以“【三五七】、【二凡】”為基本唱調的紹興地方戲劇,以高亢激越的唱腔、粗獷樸實的音樂、豪放灑脫的表演和文武兼備等特點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

2008年6月7日,紹劇經國家批準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紹劇傳統劇目主要有以“二凡”為主腔的《高平關》、《后朱砂》、《千秋鑒》、《龍虎斗》浙江戲曲代表劇種,以“三五七”為主腔的《雙貴圖》、《雙核桃》、《龍鳳鎖》浙江戲曲代表劇種浙江戲曲代表劇種,唱“陽路”(吹腔)的《和番》、《醉酒》,以及屬目連戲的《男吊》、《女吊》、《調無常》等。各行角色均有各自的拿手戲,如二丑戲《游園吊打》、《磨房串戲》;花臉戲《打太廟》、《打半山》;老生正生戲《軒轅鏡》、《漁樵會》、《蘆花記》;花旦戲《香羅帶》、《哭箱訴舅》等。紹劇較有影響的劇目傳統戲有:《龍虎斗》、《后朱砂》、《龍鳳鎖》、《蘆花記》、《雙貴圖》;新編歷史戲有:《于謙》、《斬魏征》;現代戲有:《血淚蕩》等。紹興著名劇目《孫悟空三打白骨精》拍成電影后,先后發行世界七十幾國家和地區。周曾四次觀看紹劇演出,同演員合影留念;毛領袖同志觀看后,還寫下了著名的詩篇。

關鍵詞: 浙江 三大 劇種 之一 紹劇 少年 歷史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