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劇《朝陽溝》第二代拴寶著名表演藝術(shù)家韓玉生演唱專輯 百聽不厭
豫劇《朝陽溝》第二代拴寶韓玉生演唱專輯 百聽不厭 摯友制作
韓玉生,男,1939年出生在六朝古都開封,著名豫劇表演藝術(shù)家,河南省豫劇三團退休演員,七七版豫劇《朝陽溝》栓寶的扮演者,香玉劇社(注:河南省豫劇一團前身)學員。韓玉生主工小生和須生,是繼趙錫銘、王二順、王善樸等名家之后,用"大本嗓"演唱的繼承人,他扮相儒雅英俊,灑脫大方,行腔圓潤,聲音洪亮,吐字清晰。代表劇目有豫劇《朝陽溝》、《五姑娘》、《鄰居》,戲曲電影《桃園喜》,戲曲廣播劇《搶財神》等。
韓玉生出生于梨園世家,生于戲曲,長于戲曲,受戲曲文化的熏陶,從小就對戲曲有濃厚的興趣。父親韓金銘是開封名角,他半歲左右就被其父抱上戲臺充當"襁褓娃娃",時人有語曰:此嬰非唱戲不可。
1945年前后,韓金銘帶家小逃荒到陜西,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兩年后其妻因病去世。
1949年,常香玉來到蘭州,組建香玉劇校,韓金銘加入香玉劇社當演員,同年,韓玉 生考入香玉劇校,時年10歲,按劇校規(guī)定,改名韓玉生。
考入香玉劇校后,韓玉生邊學藝,邊演戲,經(jīng)常觀看陳素真、馬雙枝、趙義庭、曹子道、馬天德、趙錫銘、湯蘭香等名家的精彩演出,常香玉常常教誨他:"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
名家的熏陶,老師的教誨,使韓玉生對戲曲的興趣更加濃厚,也使他更加努力的練功、練唱,他成了男生中最能吃苦、最聽話的學生。加上他的嗓子好,扮相英俊,他很快就出類拔萃,脫穎而出。
1950年10月,中國人民志愿軍跨過鴨綠江,開赴朝鮮,抗美援朝戰(zhàn)爭爆發(fā),1951年,12歲的韓玉生初登舞臺,在香玉劇社教材戲《投筆從戎》中飾演男一號班超,獲得大家認可。8月3日,常香玉率領(lǐng)香玉劇社全體演職員工踏上捐獻飛機義演的征程,韓玉生隨社義演,他在學員隊中表現(xiàn)突出,被批準加入少年先鋒隊。
同年,12歲的韓玉生,在捐獻義演經(jīng)典劇目《花木蘭》中,飾演劉大哥,為常香玉配戲。他表演生動豫劇電影朝陽溝,被成千上萬的觀眾所認可。同年又與常香玉一起,錄制了建國后豫劇的第一張唱片《花木蘭征途》。
1952年,《花木蘭》參加"全國第一屆戲曲觀摩演出大會"的演出,韓玉生同其他演員一起獲得了中央領(lǐng)導的接見。
1953年2月,香玉劇社作為中國人民赴朝慰問文工團的主力,赴朝鮮慰問演出,14歲的韓玉生跟隨香玉劇社赴朝,在朝鮮境內(nèi)慰問演出了170天,于8月上旬回國。
慰問演出過程中,韓玉生表現(xiàn)出色,榮立三等功,他在《花木蘭》中的劉大哥形象,深入志愿軍戰(zhàn)士的心中,被親切的稱為"小劉大哥",除了《花木蘭》中的劉忠,韓玉生還在折子戲《見皇姑》中扮演包拯,《斷橋》中扮演許仙等。他聲腔寬宏嘹亮,深受志愿軍戰(zhàn)士喜愛,獲得"小老包"的美譽。
1954年,韓玉生與同學們一起向京劇學習、移植了京劇《雁蕩山》,該劇曾在世界青年節(jié)聯(lián)歡節(jié)上榮獲金獎,是一出沒有唱腔、念白只有表演動作的京劇武打戲,他在劇中扮演起義軍將領(lǐng)孟海功,扮相英俊豫劇電影朝陽溝,眼神靈動,走邊飄逸,開打洗練。
1957年,河南省豫劇院一團在北京演出期間,以《雁蕩山》作為同北京戲校聯(lián)歡的劇目,演出后豫劇電影朝陽溝,該校校長郝壽臣贊揚:"豫劇團能演這樣難度很大的戲,真不簡單"。
1958年5月,很少演現(xiàn)代戲的河南豫劇院一團,以河南豫劇院三團的現(xiàn)代戲《朝陽溝》為樣板,排演現(xiàn)代戲《朝陽溝》,常香玉扮演栓寶娘,韓玉生扮演栓寶。
同年,河南豫劇院一團排演現(xiàn)代戲《母親》,常香玉扮演母親,韓玉生扮演主角之一趙競平。
1959年春,河南豫劇院一團排演,常香玉主演的《破洪州》進京為人大代表演出。韓玉生扮演戲份不多的三關(guān)統(tǒng)帥、穆桂英的公公楊延昭。他扮相瀟灑大氣,動作利索,把:"南征北戰(zhàn)數(shù)十秋,從不低頭拜諸侯,兒媳馬踏洪州地,公公討了個免伺候!"四句下場詩說的有聲有色。為全劇增添了光彩。同年在北京,中央臺錄制了一批地方戲優(yōu)秀青年演員的唱腔,二十歲的韓玉生向豫西老前輩王二順學習的豫劇《收岑彭》唱腔,由中國唱片社錄制并出版發(fā)行。
上世紀七十年代初,韓玉生以他演現(xiàn)代戲的基礎(chǔ),和接近河南省豫劇三團風格的唱法。被分配到《朝陽溝》劇組扮演栓寶。劇中栓寶娘由常香玉大師扮演,魏云和馬琳仍扮演銀環(huán)和二大娘。1978年以"河南演出團"的名義赴京進行了匯報,獲得成功。
七十年代年后期,因河南省豫劇三團急需補充新生力量,韓玉生被正式調(diào)到以演現(xiàn)代戲為主的河南省豫劇三團工作。
韓玉生相貌英俊,舉止儒雅,扮相帥氣,灑脫大方,行腔圓潤,聲音洪亮,吐字清晰。主工小生和須生,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四功五法樣樣精通,是香玉劇社中繼承大本腔最好的演員之一。他發(fā)聲科學,高音區(qū)明亮而有力度;中音區(qū)宏亮、剛健;低音區(qū)不混不濁的效果;唱腔從低音到高音跨度再大,聲音統(tǒng)一;聲音耐用持久。
韓玉生是繼趙錫銘、王二順等名家之后,用"大本嗓"演唱的繼承人。他時刻沒有忘記常香玉大師"戲比天大"和"藝無止境"的教誨,幾十年的藝術(shù)實踐和人生體驗,把這一名言當作"座右銘",形成了他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平常心、與世無爭的優(yōu)秀品格和嚴肅、認真、精益求精、一絲不茍的藝術(shù)修養(yǎng),成為常大師德藝兼?zhèn)涞脑∷囆g(shù)接班人。
韓玉生曾在豫劇《朝陽溝》中扮演栓寶,豫劇《五姑娘》中扮演徐阿天,豫劇《黃花鄉(xiāng)》中扮演李寶貴,豫劇《家庭公案》中扮演王剛,豫劇《鄰居》中扮演文水清,豫劇《搶財神》中扮演李局長, 《于無聲處》中的歐陽平等。
在香玉劇社、河南省豫劇一團的三十年中,韓玉生與常香玉大師配戲,曾在《花木蘭》、《白蛇傳》、《杜十娘》、《大祭樁》《破洪州》,以及現(xiàn)代戲《朝陽溝》、《母親》等劇中擔任主要配角。
著名作曲家于林青(武漢軍區(qū)文區(qū)團作曲家)評價他的唱腔"有新的韻味,豫劇男聲唱腔也能唱出抒情唱段"。贊揚他的唱腔"委婉、起伏,唱出了男聲新的特點"。
著名戲劇評論家、戲劇活動家荊樺:"他演現(xiàn)代戲,還具有一些演員缺乏的優(yōu)勢,他的舉手抬足,他的精氣神,是一些缺乏基本功的演員所不及的。"
資深戲劇評論家陳幼韓撰文說道:"韓玉生表演自然樸實,很注意人物的刻畫。尤其是他的演唱,一反豫劇的老唱法,用男性真聲演唱,吐字清晰,聲音洪亮,收放有度,富有河南鄉(xiāng)音的演唱,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1978年,河南大學音樂教授孫占白看到韓玉生演的《朝陽溝》后,評價他的"大本腔"嫻熟、自然,不做作,是個最難得、也是最有潛力的演員。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nèi)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wǎng)絡資源。如若本站內(nèi)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quán)益,可聯(lián)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