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臉譜——顏色的藝術表現(xiàn)
門道提示:農歷四月二十四
說起京劇就不得不說說京劇臉譜,門道君仍然記得上小學三年級音樂老師教的說唱臉譜—“藍臉的竇爾墩盜御馬,紅臉的關公戰(zhàn)長沙,黃臉的典韋白臉的曹操,黑臉的張飛叫喳喳...”,從字里行間便可以看出來,不同的人物有不同的的臉譜。不同的臉譜都是由不同的顏色所繪成,其代表的含義也是各有深意。
京劇臉譜是戲曲臉譜中用色最多的劇種,所謂臉譜色彩是指臉膛的主要色彩而言,有紅、紫、黑、白、藍、綠、黃、粉紅、褐、赭、金、銀等色,各具秒用,以豐富想象和夸張的手法,突出劇目中復雜的人物形象,出現(xiàn)于舞臺上。
京劇臉譜著重在形、神、意等方面,表現(xiàn)多種人物忠、奸、善、惡寓意褒貶、愛憎分明,而且著色變化有致,勾繪精巧,富有圖案美,具有鮮明的思想性和藝術性。
是對戲中人物膚色夸張的描繪,是對戲中人物性格的夸張。臉譜上的面紋常用有其它色彩,有烘托主色的作用。
一般來說,紅色的代表忠勇、正直;黑色的代表勇猛、直爽;白色代表奸詐、狠毒、陰險;油白色代表自負、跋扈;藍色的代表剛強、驍勇;綠色的代表頑強、俠義;黃色的代表兇暴、沉著;灰色的代表老年梟雄;紫色的代表智勇剛義、剛正威嚴;金銀色代表神、佛、鬼怪、精靈。
京劇臉譜用色也不是絕對的,有靈活性。如:紅色在表現(xiàn)三國戲中人物關羽時,代表其赤膽忠心。但在《法門寺》中太監(jiān)劉瑾雖為紅色臉是代表其養(yǎng)尊處優(yōu),權壓朝臣;如: 《水滸》戲中人物晁蓋雖是“黃色三塊瓦臉”
在這里就不是代表其兇暴、沉著,而是代表其面部膚色發(fā)黃,印堂勾畫一個橢圓紅光,一看就知是位堂堂正正起義的老英雄;如: 《八大錘》中的金兀術用的金色,并非是神仙、精靈,而是代表其姓金。這個臉譜完全是《望文生義》的解釋,不能說明這個臉譜的真實意義。
臉譜不是絕對固定的,由于上演的劇目、角色的年齡、演員的臉形不同而略有差別。除此之外,演員畫臉譜演出時,還有一個原則,即同時在場的諸角色,其臉譜特別是基調色彩不能"犯重",如《長坂坡》中曹營八將同時上場,除張遼不勾臉外,其余七人須一人一色,不能相同。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lián)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