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劇楊三姐告狀全劇全集原版_評劇楊三姐告狀大嫂的唱段_評劇楊三姐告狀未曾說話

小時候,因為長輩愛聽戲,京劇、河北梆子、評劇啥都聽,我在耳濡目染中,記住了一部評劇《楊三姐告狀》,其中,那個不畏權勢的楊三姐形象深入我心,直到現在,還能哼出楊三姐的幾句唱詞:

尊廳長休要怒氣發,容我三娥把話答,說什么中華民國七八載,年年戰亂把人殺!這本是國家的大事我不懂,我卻知,殺人償命千古一厘是王法!

我的姐姐安善良民弱女子,可憐她無辜被人殺,民女我舍死忘生把官司打,竟怎知殺人的兇犯出在富豪人家,村也不敢管縣也不管拿,他們手眼通天財勢大,買通了臟官倒期壓,我頭趟的狀紙被摔下,二趟把我的哥哥押,三一趟懷揣剪刀拼一死臟官才把那傳票發,四一趟他的父子全到案他逼我倆按來畫押,我萬萬處在了無計奈,到天津專程拜見您老人家。

我見您耳不聾眼不花威名高權勢大,為什么拿著人命當笑話,您容那殺人害命貪贓賣法就出在您的眼皮下,人說您參展青天是睜眼瞎,您若是澄冤雪狀我的下,人家夸您懲貪官除惡霸便是背正國法,不愧是公正廉民鐵面無私勝似那包公三口鍘,民女說的是實話,望求我的廳長細追查!

評劇楊三姐告狀大嫂的唱段_評劇楊三姐告狀全劇全集原版_評劇楊三姐告狀未曾說話

原諒我把這么長一段貼過來,主要是舍不得省略,感覺句句鏗鏘,一路聽下來,非常過癮!記得小時候每當聽到這段,我整個人都振奮昂揚,陶醉于藝術的海洋中無法自拔,深深佩服老藝術家谷文月的唱功。

這部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呢?

簡單說,楊三姐的二姐嫁給了高家老六高占英,發現高占英跟大嫂和五嫂勾搭成奸。怕奸情暴露,高占英害死了楊二姐,卻說是“血崩”而死。楊三姐哭喪時,發現二姐手指頭上有傷,進而又聽鄰居說,二姐死前那晚聽到了吵架聲哭聲。

楊三姐懷疑姐姐被害死,一級一級上告,都被高家賄賂阻擋,最后告到天津,廳長為了樹立好形象,決定開棺驗尸,發現刀傷和兇器,最后真相大白,冤情得申,高占英被槍斃。

評劇楊三姐告狀全劇全集原版_評劇楊三姐告狀未曾說話_評劇楊三姐告狀大嫂的唱段

如今,重新回顧這部經典劇作,除了劇本講述的楊三姐告狀的故事,又發現了很多這部劇背后的故事,于是,更加欽佩這部劇強大的藝術感染力,以及劇作者成兆才的創作功力。

最早把楊三姐的故事搬上舞臺的,是成兆才。他是評劇創始人,有較高的評劇創作水平。

楊三姐告狀的故事,成兆才最先是從一個商人朋友那聽說的,因為跟楊三姐是老鄉,他們都是河北省灤南縣人。成兆才聽完義憤填膺,感同身受,當即奮筆疾書,編成《槍斃高占英》,后來改名《楊三姐告狀》。

這部劇開了一個先河,那就是:這部劇之前,評劇主要以演生活小戲和歷史大戲為主,現代戲很少,而《楊三姐告狀》是首部獲得成功的現代戲,進一步拉近了評劇與人們生活的距離。事實證明,這部劇的生命力很強,從1919年上演到現在,已經近百年。

評劇楊三姐告狀未曾說話_評劇楊三姐告狀大嫂的唱段_評劇楊三姐告狀全劇全集原版

下面,我就以藝術與生活的關系角度,詳細剖析一下這部評劇的創作過程、角色塑造和歷史意義,探討這部藝術作品傳達給我們的主題與啟示。

一、藝術來源于生活:劇中人名、地點幾乎全部真實

《楊三姐告狀》塑造了很多個性鮮明、讓人記憶深刻的人物形象:17歲的楊三姐雖然是個農村弱女子,但是她勇于反抗、不畏強權、頭腦清晰;楊母也是一個典型的農村母親,忍辱負重、忠厚老實;高占英,吊兒郎當的富家少爺,吃喝嫖賭、心腸歹毒;幫高占英做偽證的高拐子,一個典型的給壞人做狗腿的勢利小人……

除了真實的人物形象,劇中采用了真實的人名和地名,跟現在很多劇后加“如有雷同,純屬偶然”恰恰相反,這部劇本身就是要反應當時小人當道、地主敗壞的情況,表現對弱勢人群的支持與同情。

評劇楊三姐告狀全劇全集原版_評劇楊三姐告狀大嫂的唱段_評劇楊三姐告狀未曾說話

因為太真了,該劇曾在某些地方被禁演。為啥是某些地方?因為劇中那位代理縣長牛成,因為在審理此案時瀆職,后來先后被調到昌圖縣、沙河縣,加上他住在棗強縣,該劇一度就在這三地被禁演,舞臺被砸。但成兆才繼續率戲班在各地演出這部劇,廣受百姓歡迎。

從受眾的歡迎度來看,這部劇無疑是創作成功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它來源于真實,真實讓作品具有強大的感染力,加上編劇創作時的情感傾注、演員們高質量的表演,讓這部劇得以傳承下來。

相比之下,除了評劇版,這個故事其實還有皮影版和鼓詞版,但皮影版和鼓詞版都沒有傳承下來。主要因為它們在創作過程中,多多少少都偏離了事實。

比如皮影版,把楊三姐到天津告狀成功歸結為,楊三姐與律師有不正當關系;而鼓詞版,對高家的描寫嚴重偏離事實,寫成“高員外慈心行善是書香……員外生得多忠厚”,而事實上,高家之所以發跡,主要原因是通過霸占病故合伙人的生意、造假賬得到不義之財。

評劇楊三姐告狀大嫂的唱段_評劇楊三姐告狀全劇全集原版_評劇楊三姐告狀未曾說話

真實,給予藝術作品最茂盛的生命力。

在我看來,要想創作出感人的作品,真實是永恒的真理,要尊重客觀現實,對生活真實反映。這也是很多創作者為了創作,去體驗生活、甚至是自討苦吃的意義。因為越是難得的體驗和思想,成就佳品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二、藝術推進現實:該劇促進了高占英案的執行

現實中,楊二姐被害是在 1918 年農歷三月十三,楊三姐上告開棺時間是農歷七月初二,該案結案的時間是 1919 年 10 月,高占英被處絞刑。

在真相大白、未處決高占英之前,1919年下半年,《楊三姐告狀》這部劇已經在舞臺上演,當時舞臺下群情激憤,“槍斃高占英”的呼聲不絕于耳,群眾一浪又一浪的聲音,顯示了民間態度。

最后,民國時期的天津監察廳迫于社會壓力,才將高占英處以絞刑,否則,鑒于高家強大的賄賂能力,很可能就不是這個結果。

評劇楊三姐告狀未曾說話_評劇楊三姐告狀大嫂的唱段_評劇楊三姐告狀全劇全集原版

這一次,藝術作品發揮了它懲惡揚善、弘揚正義的作用。它通過生動形象、感人至深的故事傳唱,來影響大眾、喚醒大眾,讓更多的人知曉了這件事,取得更多人的支持和同情。

這與編劇成兆才是非善惡的道德標準、真善美的情懷,以及仗義執言、不畏強權的個人品質,有很大關系。一部作品所倡導的價值導向、人文情懷,無疑與它的創作者息息相關。

一個道德價值體系正確的創作者,他的作品也會滲透著正向思想;相反,一個道德品質有問題的創作者,其作品價值也不會好到哪去,更不會成為傳承學習的對象。

比如,書法圈子里,顏真卿和蔡京就是很好的例子。顏真卿作為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書法作品也成為楷書范式,有“學書當學顏”“顏筋柳骨”等說法;而蔡京,因為人品奸惡,專權怙寵,即使其書法有一定功力,卻也遭到歷史唾棄,終不被流傳。

評劇楊三姐告狀未曾說話_評劇楊三姐告狀大嫂的唱段_評劇楊三姐告狀全劇全集原版

好的藝術作品,來源于現實,最后也會反作用于現實。實際上,藝術與生活的距離十分貼近,對生活的影響力也是巨大的。這也是《楊三姐告狀》的巨大歷史意義所在,無論在哪個時代,它都會對百姓形成一定的教育和喚醒,發揮啟發之光。

除此之外,《楊三姐告狀》的主人公楊三姐,打贏官司后的人生,也一度頗為曲折。村民們寧愿相信她是靠出賣肉體說服了律師,而不是靠她個人的勇于反抗、堅韌執著,覺得她有傷風化,把她綁在祠堂前;她也上過吊,幸運的是被及時趕到的母親救下。

有段時間,楊三姐變得內心閉塞,不愿向人們提及往事,連著名評劇演員新鳳霞的專程拜訪,都吃了閉門羹。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楊三姐變得開朗許多,還去看了后來的評劇演員谷文月版的《楊三姐告狀》。

評劇楊三姐告狀全劇全集原版_評劇楊三姐告狀未曾說話_評劇楊三姐告狀大嫂的唱段

當谷文月問楊三姐她演的還有哪些地方需要改進時,楊三姐說:“都挺好的,就是你比我漂亮多了,你和那個演二姐的演員,比我和我二姐漂亮多了……”

楊三姐后來生有三兒兩女,為人熱心,曾被選為唐山市政協委員,1984年去世,終年84歲。

參考資料:

《成兆才與評劇》 王乃和

《楊三姐告狀中的真人真事》 趙德明

————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有意思,可點個贊鼓勵一下。謝謝。

我是【妖妖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