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劇包公辭朝原唱_戲曲曲劇包公辭朝選段_曲劇《包公辭朝》唱段

張曉英日常演出劇照

“朝著西方望一眼,但只見大鬼卒小鬼判,對著鬼魂抽皮鞭,項上戴鎖腳戴鏈,嘩嘩啦啦好悲慘吶!”這原是豫劇名段《探陰山》中的唱詞,如今卻成了火遍全網的“走路BGM”。

今年春節檔,《探陰山》同其它豫劇經典《包公辭朝》《穆桂英掛帥》一起被導演張藝謀和音樂人韓紅制作成了電影《滿江紅》的配樂,節奏飛快、氣勢磅礴,很多觀眾走出電影院仍覺得余音繞梁,甚至開始好奇:這“魔性”豫劇的演唱者到底是誰?

近日,張曉英揭曉了答案。在抖音上,她發布了和韓紅的合影,并說道:“很榮幸加入韓紅老師的音樂團隊為《滿江紅》電影音樂配唱。”配上影片配樂,這條視頻很快獲得了50萬點贊和超過4萬條評論。粉絲說:“這一次通過滿江紅配樂,全國人民都知道豫劇好聽,知道你張曉英啦!”

張曉英火了。在從藝四十年、成為抖音戲曲主播三年之后,她終于被看見了。

曲劇《包公辭朝》唱段_曲劇包公辭朝原唱_戲曲曲劇包公辭朝選段

張曉英與韓紅同框的抖音視頻截圖

“嚯,這丫頭有唱黑頭嗓子!”

張曉英說,接到《滿江紅》劇組的試唱邀請是去年10月的事,當時韓紅在找唱黑頭的演員,河南衛視的戲曲導演推薦了她。

黑頭是戲曲中勾黑臉譜的花臉角色,屬于“生旦凈末丑”中的“凈”。張曉英出生于梨園世家,父母都是河北邢臺市豫劇團的演員。她笑稱自己的胎教就是聽戲,所以五六歲已經能唱能演,八九歲時有次喊姐姐的名字,聲如洪鐘,父親一聽,“嚯,這丫頭有唱黑頭的嗓子!”

之后張曉英就被送進了河南省許昌市戲曲學校。1989年畢業后,她進入禹州市豫劇團,每月工資七八十,2003年,張曉英不想再忍受劇團的低薪,辭職去了鄭州,成了一名自由戲曲演員。一直到2011年加入河南省曲劇團,張曉英一直在市場里摸爬滾打。當時她主要在茶樓唱黑臉包公戲,時間長了嗓子吃不消觀眾也疲憊,于是便開始嘗試演彩旦。彩旦是戲曲中的喜劇人物,又名“女丑”,張曉英的詼諧靈動很快打開了局面,越來越多觀眾開始點她的“丑戲”,她索性由主攻的黑頭轉向了彩旦。

不過,多年黑頭功底并未荒廢,2005年,張曉英參加河南衛視改版后的第一期《梨園春》時,憑借包公戲《探陰山》斬獲擂主。2008年,她更是拜在了豫劇“黑頭大王”蘭力門下。所以去年10月,當張藝謀和韓紅到河南找人時,張曉英順理成章成為了最優選。韓紅很喜歡張曉英雄渾遼闊的唱腔,磨合一兩個月后便邀請她去北京錄制。團隊一同工作了兩天,最后有了《滿江紅》中的成品:“下陳州我鍘了四國舅,回朝來又鍘陳駙馬……”

戲曲曲劇包公辭朝選段_曲劇包公辭朝原唱_曲劇《包公辭朝》唱段

張曉英在抖音新春戲曲專場晚會表演

直播間的“中原第一女丑”

為了配合電影節奏和流行樂的氣質,張曉英去掉了戲曲中的拖腔,唱得飛快,還特地強調了重音以增強跌宕起伏的氣勢。“借用的是老腔老調,但這里要唱高一點或者多拐一個彎,顫音怎么修飾還是要自己想。”

在張曉英看來,戲曲要傳播、傳承,就少不了創新。“要注入新的血液才能讓河南戲更有活力。”早年直面市場,扮演與觀眾有較強互動的彩旦,后來又入駐抖音,成為戲曲主播,對于“觀眾喜歡什么”,張曉英比一般戲曲演員更敏感。

2020年4月,疫情剛開始不久,張曉英就成了第一批試水直播間的專業戲曲演員。當時線下演出停滯,張曉英每月只能拿三千多塊基本工資,而每月房貸就得四千多。“單位演出停了,商演停了,但是你要生活,要養一家老小啊!”張曉英一度很焦慮,經濟壓力是一方面,長期不登臺帶來的退步是另一方面。所以為了練嗓子,也為了補貼家用,張曉英順勢而為,開始在直播間唱戲。

她既唱黑頭的經典曲目《鍘美案》《寇準背靴》《包青天》,也會扮上經典的媒婆裝束唱彩旦:頭頂大粉花、耳戴辣椒耳環,平眉紅腮,嘴唇右上方點著一顆標志性的黑痣。為了強化個人標簽,她在話題中加入了河南衛視的評價“中原第一女丑”,有些粉絲草草略過,以為是“丑女”,還特地問張曉英:“你長得也不丑,咋會叫丑女呢?”

“可見大家對戲曲中‘女丑’的認知是不夠的。”張曉英說,丑角是菜里的佐料,看似不重要,但缺了,這盤菜便也索然無味。“女丑的表演講究火候,要丑中見美才能招人喜歡。”

曲劇《包公辭朝》唱段_曲劇包公辭朝原唱_戲曲曲劇包公辭朝選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