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唱詞的俗與雅
秦腔是植根于三秦大地的古老地方戲曲,輻射流行于陜甘寧青等廣袤的西北地區,深受民眾喜愛。至今依然古調獨彈,老腔不改,秦韻悠長,秦聲飛揚。
秦腔的吐字發音以關中方言為標準,因此,秦腔戲曲的念白唱詞不免就采用一些地方語言詞匯。既顯得通俗平易,又貼近了生活,使得秦腔藝術生命更接地氣,更有趣味。
秦腔《轅門斬子》中,楊宗保的奶奶前來“關說”,被兒子楊六郎拒絕。兒子對母親解釋道:
非是娘進帳來兒不瞅睬,
兒怕的宋王爺降下罪來。
這里的瞅,在方言中讀作qiu(音秋)。瞅是看的意思,不瞅睬就是不看不理不睬的意思,含有不滿,輕視,慢待的意味。
《柜中緣》里,心地善良的小姑娘徐翠蓮,把遭到陷害的遇難的忠良之子藏在柜子里,引起哥哥的誤解,她唱道:
這才是手不逗紅紅自染,
蠶做下繭兒自己拴。
這個逗字不是逗你玩的那個逗的意思,而是用手動了,摸了,蹭了的意思。比如大人給孩子說,切菜的刀子不敢逗,燒紅的鐵鏟不敢逗,地上的蝎子不敢逗,等等。這個逗字讓觀眾聽起來親切,自然,生動。
秦腔《花亭相會》開頭兩句:高文舉唱:前面兒走的高文舉。張梅英唱:后面兒緊隨張梅英。這兩句平淡通俗的唱詞,卻成了膾炙人口,廣為流傳的句子。我小時候,村里的大人在開玩笑時常說這兩句戲詞,用以取笑某一對相跟著秀恩愛的夫妻。他們就笑說道:“哦,前頭走的高文舉,后頭跟的張梅英么!”常常笑得秀恩愛的夫妻羞紅了臉。高文舉中狀元被宰相偷改家書,做了相府快婿。張梅英歷盡艱辛上京尋找丈夫,無奈做了相府的丫鬟。二人恰巧在相府相遇。高文舉先前因未認出張梅英,在她面前表現出得意驕傲優越之色,在認出妻子后唱道:
走上前來忙跪定,把恩姐不住地口內稱。
張梅英則唱道:
聽說來了高文舉,仰邁臉兒不招承。
這里的仰邁臉兒,就是心里生氣,臉面朝上,假裝看不見對方。不招承含有不理睬,不相認,不應答的意思。這句話生動地表現了受了極度委屈的年輕妻子的形象。
在秦腔《二進宮》里,有幾句李娘娘的唱詞:
千千思來萬萬想,千思萬想無主張。
悔不該我把江山讓,焉有今日這一場?
這個焉有的焉字,本來是個古漢語的書面用字,但在關中鄉村卻早已成了俗語,俚語。焉有,就是怎么會有的意思。有早知今日,何必當初的意思。《花亭相會》里張梅英也唱道:
好不好是奴雙父母,說安寧焉能找上京?
眉戶戲《梁秋燕》中的秋燕,在陽春兒天里挖野菜慰勞軍屬:
菜葉兒次綠面,小蒜兒卷紙卷兒。
油勺兒吃起香又甜,保管他一見就喜歡。
這里的次綠面,指的是把野菜切碎,揉進面團里,搟成綠色的菜面條。又好吃,又好看,又有營養。不過這個次字我也不知道如何的寫法。想必是個動詞,其含義有擠,壓,搓,揉的意思。紙卷兒是薄如紙的面片兒卷成的菜卷,放在鍋里蒸熟。油勺兒大概是東府人的叫法,具體是啥野菜,我也不知道。
眉戶,碗碗腔,老腔都屬于大秦腔的范疇。西岳華山腳下傳唱久遠的華陰老腔,在中央電視臺一展示就震撼了觀眾。除了渾厚熱烈激昂的音樂旋律,原生態的唱法和行腔,還有帶著泥土味兒的通俗樸實的唱詞:
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
高桌子低板凳都是木頭。
這些古老的唱詞,與“碾子是碾子,缸是缸,爹是爹來娘是娘”的當代流行歌曲,可謂是異曲同工,不謀而合。
當然了,秦腔是雅俗共賞的戲曲藝術,他也有很多的雅致的戲文唱詞。比如《白蛇傳》斷橋一折,白娘子觸景生情,感慨萬千:
西湖山水還依舊,憔悴難對滿眼秋。霜染丹楓寒林瘦,不堪回首憶舊游。
這幾句唱詞秀麗典雅,描寫傳神,有力地烘托了白娘子此時此地的心情和情感。在《周仁回府》的夜逃一折,周仁的嫂嫂有一段唱詞:
昏沉沉 更深夜又靜 ,急顛顛 含淚出門庭 。明皎皎 普照殘月影 ,靜悄悄 萬籟寂無聲 。忽閃閃 磷火多不定 ,唧唔唔 鶿梟聲亂鳴 。風飄飄 吹透衣衫縫 ,明朗朗 眨眼滿天星 。弱怯怯 雙膝都疼痛 ,病怏怏 衣寬帶又松 。亂紛紛 村莊犬聲送 ,啼亢亢 雄雞報五更 。癡嬌嬌 紅顏多薄命 ,哭啼啼 不覺到天明 。戰兢兢 過橋心驚恐 ,淚汪汪 好像哭長城 。霧騰騰 望見松柏影 ,掙扎扎 來到妹墳塋 。哭妹妹 叫人肝腸痛 ,你姐姐 力竭又無聲 。
這段唱詞清麗婉約,大有林妹妹“寒塘渡鶴影,冷月葬花魂”的意味和韻致。他使用了重疊,排比的修辭手法,極具匠心,雅而不晦。
《三滴血》開場有姐姐李挽春的一段唱,用淡墨描畫了一副農家紡績耕讀的美好圖景:
兄弟窗前把書念,姐姐一旁把線穿。
母親機shu聲不斷,一家辛勤非等閑。
姐弟二人常作伴,天倫之樂樂無邊。
秦腔戲曲之所以久唱不衰,一個重要原因也許就在于他的亦俗亦雅的特性。秦腔的俗,是基于他的廣泛的普及性和草根性。在陜西,在三秦大地上,到處都有唱秦腔,吼秦腔,愛秦腔的普通民眾。秦腔的雅,是他植根于關中平原八百里秦川的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之中。高臺教化,歌頌正義,鞭撻邪惡,贊美善良,忠孝,斥責奸邪,背叛。釋放能量,激發豪情。寓教于樂,樂而忘憂。無論俗,無論雅,都統一在秦腔的不朽的精神里面。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