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佳傳承劇目”出爐!“2023粵戲越精彩”圓滿落幕
12月21日-24日,由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指導、廣東省藝術研究所和東莞市文化館主辦的“2023粵戲越精彩·廣東省地方戲曲傳統折子戲展演”在東莞圓滿舉行。
來自全省的粵劇、潮劇、廣東漢劇、正字戲、西秦戲、白字戲、客家山歌劇、雷劇、花朝戲、粵北采茶戲10個劇種,19個戲曲院團,超600名演職人員匯聚一堂演繹24部傳統折子戲。此次展演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連續4天為200多萬觀眾奉上一臺臺戲曲藝術盛宴。
19個戲曲院團演出24部傳統折子戲
“粵戲越精彩”活動歷經九年時間探索、發展,深受廣大戲迷喜愛,已成為廣東省舞臺藝術領域知名品牌,產生較大社會影響力的同時,也在全國業界與學術界引起了廣泛關注。
戲曲藝術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傳統經典劇目的保護、挖掘、整理、傳播,是中國戲曲藝術傳承發展的前提和基礎。為更進一步推動廣東地方戲曲藝術的傳承發展,以研帶演、以演促研,不斷完善和提高展演的專業性、示范性、學術性,廣東省藝術研究所在今年的折子戲展演中前置科學謀劃,精心遴選劇目,并增設了“十佳傳承劇目”的評選,由省內外知名專家學者擔任學術顧問和評委,對評選標準、評選內容反復論證討論,確定了以傳統劇目的整理改編、劇種特色與技藝傳承、表演的創造力和表現力、作品的精彩性與相對完整性、創新表現方法打磨新經典等方面作為評選標準。
經過4天時間的展演與角逐,12月24日晚評選出廣東漢劇《清風亭·盼子》等“十佳傳承劇目”, 并在現場頒發證書。
研討會對戲曲劇種的生存現狀、人才培養、傳承發展建言獻策
展演期間,邀請省內外知名戲曲專家、學者以及來自全省參演院團的代表們秉承保護傳承、創新發展的宗旨,舉辦了“立足時代 傳承經典——2023粵戲越精彩·廣東省地方戲曲傳統折子戲展演研討會”,開展了廣泛深入的學術交流與探討,大家對連續舉辦了九年的“粵戲越精彩”活動表示一致贊賞,并對今年創新設立的“十佳傳承劇目”予以高度肯定。專家們指出,在全國同行業內,少有像“粵戲越精彩”品牌活動這樣以戲曲傳承為出發點進行展演且極具綜合性的品牌活動,無論從學術上、從地方戲曲傳承角度或是社會影響方面,對于廣東省傳統戲曲的挖掘、整理、搶救、傳承、演出都頗有示范性和引導性。
會上,與會人員各抒己見,暢所欲言,針對戲曲藝術發展的本體、戲曲折子戲的經典性和當代價值、人才機制設置現狀等問題展開了深入交流與討論。各院團代表對活動給予基層院團在省級平臺上的展示機會表達感謝,同時也從戲曲劇種的生存現狀、人才培養、傳承發展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各自的意見和建議。
附:十佳傳承劇目——
廣東漢劇《清風亭·盼子》
粵劇《武松大鬧獅子樓》
粵劇《拜月記·搶傘》
西秦戲《趙氏孤兒·掛畫》
潮劇《柴房會》
粵劇《忠烈楊家將·碰碑》
粵劇《血濺烏紗·夜審》
正字戲《呂布試馬》
雷劇《春草闖堂·鬧轎》
客家山歌劇《等郎妹·戲臺休妻》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張素芹
圖/許建梅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