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雜劇之“四大悲劇”
【導讀】
中公事業單位為大家帶來公共基礎知識《元雜劇之“四大悲劇”》,希望可以幫助各位考生順利備考事業單位考試。
中國古代文學是世界文學史上一課璀璨的明珠,其中最為出彩的要算是唐詩、宋詞、元曲以及明清的小說了,其中元代雜劇“四大悲劇”也是杰出代表。
《竇娥冤》全名《感天動地竇娥冤》。是元代戲曲家關漢卿的元雜劇代表作,也是元雜劇悲劇的典范,該劇劇情取材自東漢“東海孝婦”的民間故事。竇天章進京赴試,將女瑞云押為童養媳,被婆婆蔡氏改名竇娥。隔壁無賴張驢兒父子欲占竇娥,投毒殺害蔡婆,卻害死父親,竇娥被判死刑。法場上,她以血濺素練、六月飛雪、大旱三年明愿。
《漢宮秋》為元代馬致遠作的歷史劇,全名《破幽夢孤雁漢宮秋》。取材于東漢時期昭君出塞的故事。西漢元帝受匈奴威脅,奸臣毛延壽投敵獻美人圖,匈奴發兵索取皇妃王昭君。臨行,昭君在灞橋“留下漢家衣服”縱身投黑江而死,《漢宮秋》主要以漢元帝視角,講述他作為一國之主,連自己的妃子也不能保護,以致演成一幕生離死別的悲劇。
《梧桐雨》全名《唐明皇秋夜梧桐雨》,白樸著,故事取材于唐陳鴻傳奇《長恨歌傳》,寫唐明皇與楊貴妃的生死愛情,劇名《梧桐雨》取自白居易《長恨歌》中“秋雨梧桐葉落時”。安祿山失機當斬,解送京師。唐明皇反加寵愛,安遂與楊貴妃私通,后來安祿山叛唐,明皇攜貴妃倉皇逃出長安,至馬嵬驛,大軍不前,兵諫誅殺楊國忠兄妹。明皇無奈,命貴妃于佛堂中自縊。后李隆基返長安,在西宮懸貴妃像,朝夕相對,夢中相見,為梧桐雨聲驚醒,追思往事,倍添惆悵。
《趙氏孤兒》全名《冤報冤趙氏孤兒》,又名《趙氏孤兒大報仇》, 紀君祥著。屠岸賈僅因其與忠臣趙盾不和與嫉妒趙盾之子趙朔身為駙馬,竟殺滅趙盾家300人,僅剩遺孤被程嬰所救出。屠岸賈下令將全國一月至半歲的嬰兒全部殺盡,以絕后患。程嬰遂與老臣公孫杵臼上演“偷天換日”之計,以犧牲公孫杵臼及程嬰之子為代價,成功保住趙氏最后血脈。20年后,孤兒長成,終報前仇。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