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雕原料(核雕的原料)
橄欖核雕原料,又名青果作為核雕核雕原料的橄欖核雕原料,不是一般的橄欖,而是取材于南方的“烏橄欖”,以廣東東南部增城一帶所產為最,因為粒大肉厚質地緊密色澤較深油脂含量高,制成之后經盤玩非常光滑,易上包漿,由黃至褐色至暗紅;一共有6個步驟選料一般用成熟的桃核,沉水的2修胚用銼這個工具對桃核進行修整3描線用鉛筆畫出要雕刻的圖案4雕刻進一步精細雕刻出輪廓5打孔不分先后6配上裝飾例如珠子,佩帶,中國結等。
這就是烏橄欖,橄欖核你這是一個手串黃胖核;1首先橄欖核雕在選擇原料時一般都講究“大圓飽滿”就是說橄欖核個頭較大外形圓肉少核厚最好2看橄欖核大小單核個頭特別大和特別小的都比較貴,因為特別大和特別小的原料比較稀少,俗話說物以稀為貴。
1小油核,是直徑在12cm左右的小核,一般小核的核壁都比較薄雕刻時要認真仔細,很容易雕裂2大油核,尺寸約22*40cm,顏色厚度均屬優質品,是核雕原料的首選,此尺寸價格較高,如果是普通尺寸,大家盡管;去蘇州光福鎮舟山村,那里是南派的集中地。
核雕原料產地
核雕是一種以橄欖核為原料,經精雕細刻而成的工藝美術品核雕不僅可作為手串等佩飾,還可作為扇墜佛珠等其歷史可追溯至春秋戰國,到了明清兩代,更是風靡朝野,不僅皇帝喜歡,連民間也極風行,并成為文人雅士顯示身份。
5圓核長2528左右,直徑1822的圓核,外形比較圓沒有絕對的圓刻所謂的圓核都是相對的很適合做羅漢頭6普通三花三角核這種核比較常見,因此在核雕中也用的最多一般的長度在28到32直接直徑。
明清時期,大型雕塑藝術無大發展,小型雕塑品和工藝品的裝飾制作卻富于創造性果核雕刻即是頗有特色的品種,作品構思和雕刻達到極高的工藝水平和藝術境界當時江浙一帶官宦商賈中流行玩賞竹木牙雕等奇珍,精湛而玲瓏多竅的核雕。
大家都知道橄欖核雕的原料就是 欖核 這個有黃肉欖核 和 紅木色欖核 黃料紅料我想應該是指的這個 再多說一句 從盤玩包漿變色的角度來看, 黃肉核上色慢,甚至不會變紅 而紅色核會快速上色。
核雕材料分哪幾種
1、有了好的橄欖核原料,才能雕刻出上等的橄欖核雕,這就要求我們學會辨別橄欖核原料的優劣首先,最簡單粗暴的方法就是看橄欖核原料的顏色,質量好的橄欖核,一般都比較紅潤有光澤,橄欖核即使存放很多年也不會有太大的改變。
2、其實核雕的原料并不是稀缺的,橄欖核雕貴的原因就是真正好的作品還是比較稀少的,就造成了橄欖核雕的價格比較貴,其實真正懂行的大神都明白,好的作品難求這都是要靠緣分的,還有就是像某些商家的炒作就會把核雕的價格炒得。
3、長盛欖莊是廣州市成芳貿易有限公司屬下的一個專門從事橄欖核雕原料批發業務的單位,本欖莊在廣東省各大城市內下設有500多個橄欖核收購站點,每年果實成熟期均可以收集到直徑大于20以上的橄欖核原料數千斤,也是南方最大的。
4、其次就是核雕作品的成熟度了,這個成熟度也需要從畫風以及整來看,雕刻的作品和橄欖核本身是否存在著關聯性如果存在關聯性的話那么這件核雕作品的價值就不了估量了選擇核雕作品還是需要一雙善于發現美的眼睛如果作品比較。
5、2陳核,也稱老核,存放時間超過兩年以上的,但并不是放越長時間越好,要看核料本身的核質,成熟度,飽滿度,間隔性上油,一個品質佳的核料放上三五年,對于資深核雕大師是如虎添翼,通常也是專業核商炒賣的熱門。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