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越劇小鎮 長三角一體化|嵊州綻放越劇百年魅力 擦亮“越鄉”文旅名片
新民晚報訊 (記者 唐聞宜 通訊員 吳一贊)為積極打造浙江越劇文化圈核心區,進一步擦亮越劇之鄉金名片,綻放嵊州越劇的魅力,近日,第18屆紹興(嵊州)中國民間越劇節暨第四屆全國越劇戲迷大會開幕式在嵊州越劇小鎮舉行。當天,嵊州市還被國家文化和旅游部授予“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榮譽獎牌。
圖說:活動現場。項菁 攝
嵊州是越劇的發源地,113年前,越劇從嵊州田頭的“落地唱書”起源,走進杭州,闖蕩上海風靡全國,如今已成為中國的第二大劇種,更成為國家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作為嵊州對外城市推介的一張金名片,近年來嵊州市委市政府一直重視越劇的傳承和創新發展,在加強越劇原生地保護嵊州越劇小鎮,為越劇流傳和繁榮提供堅強保障的同時,以文旅融合發展的新思路、新模式和新載體,把嵊州打造成為全國越劇戲迷朝圣地和全國越劇傳承發展示范區。從主辦方獲悉,目前,投資40多億元的越劇小鎮已正式試營業嵊州越劇小鎮,成為了該市文旅融合發展的新地標。而由嵊州創辦的中國越劇戲迷網,則運用“越劇+互聯網”理念,通過線下活動、線上直播,已吸引200萬人次戲迷參與互動。不僅如此,該市有100多個民營越劇團活躍在全國各地,從業人員達1萬多人,年均演出3萬多場,實現演藝收入近2億元。
圖說:越劇演出。張亮宗 攝
據嵊州市委副書記、市長嚴鋼介紹,近年來,當地政府一直以繼承和弘揚越劇文化為己任嵊州越劇小鎮,高度重視越劇的傳承和創新發展,不斷加強越劇原生地保護,為越劇的流傳和繁榮提供了堅強保障。“越劇十姐妹”中有六位均來自嵊州,越劇的唱腔又以嵊州方言為范本,越劇的劇本仍以剡溪兩岸的民間傳說為主體。可以說,嵊州與越劇已融為一體、不可分離。
值得一提的是,鑒于嵊州越劇主題的文化旅游起步較早,相關的越劇尋根游已開展多年,越劇誕生地東王村、女子越劇誕生地施家岙村、嵊州越劇藝校、越劇博物館等已經成為越劇愛好者來到嵊州尋根訪源必到之所,也因此打響了“越劇旅游到嵊州”的品牌。本次魅力越劇文化旅游周活動,將以打造浙江·嵊州越劇文化圈的成果為主線,通過舉辦第十八屆紹興(嵊州)中國民間越劇節暨第四屆全國越劇戲迷大會開幕式、“相約越鄉”全國越劇票友擂臺賽、嵊州越劇藝校傳承人班畢業公演、中國越劇戲迷網傅派坐鎮等活動,切實擴大越劇文化的輻射力,綻放嵊州越劇百年魅力。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