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戲劇學院附中 如何讓藝術陪伴一生?美育在孩子心中播撒美的種子,幫家長找到親子溝通密碼
如何在孩子心中播撒下美的種子,讓藝術成為一生的陪伴?這不僅可以是家長送給孩子的珍貴禮物,也可以幫助家長找到親子溝通的密碼……近日“新時代美育 創造科學親子方式”2022上海青少年兒童美育論壇上,來自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討如何讓美育沁入心靈。
【美育的本質是育人】
不少家長會讓孩子學點藝術,希望孩子將來能擁有豐富的精神世界和美好的人生。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閩景說,美育有兩個基本特性:一個是美感,一個是創造力,離開任何一個特征,就不是美育。
“美育本質上與任何特定的事物都無關上海戲劇學院附中,任何事情只要上升到美感和創造力合一,就擁有了美的力量。美的本質在于它能將身邊隨處可見的尋常之物表現得異乎尋常,能充分賦予日常所見的世界以特別打動人心的力量。因此,美育的本質是人,是育人。”在他看來,面對美育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培根鑄魂的重要作用上海戲劇學院附中,新時代學校美育在發揮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潤心、以美培元獨特功能的同時,不斷培育孩子們的創造力,不斷拓寬孩子們的視野和精神世界。
【營造有藝術感的家庭氛圍】
美育不能單從孩子入手,家長如果愿意牽著孩子的手,帶他們一起進入藝術的海洋共同成長,效果非同尋常。
通過美育如何構建新型的親子關系?上海中華職教社專職副主任胡衛提出三點建議:一是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構建平等的親子關系。家長要平等對待孩子,要真誠,不要“高高在上”。每個孩子的個性長處不同,需要不同的“處方”。二是為孩子創設豐富的環境,言傳身教很重要。家長要為學生營造與社會互動的環境,使孩子有抗挫折能力、在困難下解決問題的能力。父母要品行端正,做最好的行為示范。三是家長多花點時間陪伴子女,發掘孩子的天賦、秉性,從而因勢利導,使孩子擁有可以伴隨一生的藝術特長。
作為藝術教育一線工作者,上海市學生藝術團仲盛舞蹈團團長、特級教師胡蘊琪認為,美是有力量的,營造一個有藝術感的家庭氛圍,創造“美”的親子方式。舞蹈,作為美育的大科目,值得家長關注,創造機會讓孩子去感知。藝術教育對孩子的成長起到促進作用,讓學生從指尖到足尖,在舞之蹈之的過程中,讓美育沁入心靈。
華東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崔樹強教授從書法的角度對親子美育進行探討。在他看來,書法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也是美育的重要形式。書法在美育方面具有天然的優勢,練習書法還需恒心和毅力,有助于一個人意志力養成。重視中小學書法美育上海戲劇學院附中,能幫助年輕一代領會中華審美風范,傳承中華文化基因。
【讓孩子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
在民辦協和雙語尚音學校,京劇是最具特色的美育項目之一。校長吳萍坦言,家庭教育的最大秘籍就是要有“共同語言”。要和孩子有共同語言,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藝術是人類共通的語言,美育應該是最好的親子關系建立與改善的橋梁。京劇之所以能成為該校家庭教育中親子關系建立的良好紐帶,在她看來,學習之初,家長就沒帶任何功利心,孩子完全出于興趣。藝術教育的出發點很重要,也是后續能否促進好的親子關系產生的重要一環,家長給予足夠的支持和耐心的陪伴,讓孩子體會“堅持”后的成功。
傳統親子溝通中,比較、指責較多,激勵、陪伴較少,溝通的密碼鎖常常打不開。上海戲劇學院附屬高級中學校長肖英認為,美育越來越成為親子關系的潤滑劑。家庭是美育培養的基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美育老師,父母美的行為可以感染孩子。作為一所戲劇特色高中,實踐經驗證明,戲劇教育能提升孩子綜合能力,對他們自主學習、語言表達、團隊合作、思考想象、創新思維以及社交等能力的培養,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這也是學校從戲劇教育中尋找到的美育價值。
在上海現代服務業聯合會會長鄭惠強看來,構建更溫馨的家庭氛圍和更和諧的親子關系,讓孩子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增強想象力和理解力,提高感知力和創造力。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