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折子戲探窯唱詞_秦腔折子戲探窯侯紅琴康亞嬋_秦腔探窯折子戲

陜西省戲曲研究院“出圈”演出

20余部大型劇目送到甘肅群眾家門口

碑林融媒訊(本媒編采 陳皓 通訊員 趙惠霞)從2月1日起連續13天,甘肅省慶陽市環縣的群眾在自己的家門口就能看到陜西的精彩秦腔大戲,而且還能看到李小鋒等一批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這是1月30日,筆者在陜西省戲曲研究院二團辦公室獲悉的最新“出圈”演出消息。

2023年春節期間,為了豐富群眾的文化生活秦腔探窯折子戲,滿足群眾渴望看秦腔演出的要求,特別是看秦腔名家演出的心愿,陜西省戲曲研究院二團的演員們犧牲休息時間進行緊張排練,特邀在甘肅省慶陽市環縣故城戲樓舉行“賀新春、慶元宵、賞秦腔、納吉祥”秦腔經典劇目展演,以滿足該縣廣大戲迷朋友精神文化需求。從1日至13日,該團先后演出《周仁回府》《劈山救母》《竇娥冤》《玉堂春》《趙錦棠》《屠夫狀元》《花燭恨》等大型劇目20余部,屆時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李小鋒、譚建勛、任小蕾、張蓓、衛小莉等將為該縣群眾和廣大戲迷,捧出一臺臺精彩的秦腔文化盛宴。群眾坐在家門口就能看上秦腔名家名戲,美美過足一把“戲迷癮”“秦腔癮”!

陜西省戲曲研究院二團簡介

陜西省戲曲研究院二團是在原眉碗團、秦腔團、青年團、小梅花秦腔團的基礎上,吸納院內優秀資源重組而成的四個演出團之一,主要演出劇種為秦腔、眉戶、碗碗腔、關中道情等?,F任領導班子:團長、支部書記李小鋒,副團長焦俊武、趙丹紅。

秦腔折子戲探窯唱詞_秦腔折子戲探窯侯紅琴康亞嬋_秦腔探窯折子戲

(李小鋒 劇照)

二團演出陣容強大,名角薈萃,現有李小鋒、譚建勛、任小蕾、張 蓓、衛小莉五位中國戲劇“梅花獎”演員,劉隨社、陳魁、官小良、雷濤、王戰備、胡林煥、任美玉、焦俊武、鄧增奇等一批深受人民群眾喜愛的藝術家。

秦腔折子戲探窯侯紅琴康亞嬋_秦腔折子戲探窯唱詞_秦腔探窯折子戲

(譚建勛 劇照)

在藝術實踐中,該團創作演出了一大批優秀劇目,積累了《周仁回府》《劈山救母》《金榜題名》《西京故事》《李十三》《竇娥冤》《梁秋燕》《玉堂春》《紅娘》《趙錦棠》《鍘美案》《花燭恨》《屠夫狀元》《法門寺》《趙氏孤兒》《大升官》《卷席筒》《清風亭》《金碗釵》《穆柯寨》等數十部經典本戲以及《白逼宮》《打柴勸弟》《花亭相會》《桃園借水》《水潑紅袍》《殺狗》《隔門賢》《柜中緣》《探窯》《斬姚期》《打鎮臺》《放飯》《十二把鐮刀》《拾黃金》《李逵探母》《四賢冊》等經典折子戲。

秦腔折子戲探窯唱詞_秦腔折子戲探窯侯紅琴康亞嬋_秦腔探窯折子戲

(任小蕾 劇照)

該團不斷加大劇目生產建設力度,創演的新劇目多次榮獲各類獎項。被譽為“西京三部曲”的秦腔現代戲《西京故事》演出600余場,歷獲第十二屆中國戲劇節“優秀劇目獎”、第十三屆上海國際藝術節大獎、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精品劇目”榜首,并連續八年參加由國家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財政部聯合舉辦的“高雅藝術進校園”,赴全國二十多個省、市的百余所高校巡演,為弘揚陜西文化做出了突出貢獻。新編秦腔歷史劇《李十三》獲得國家藝術基金項目資助,并作為陜西唯一劇目參演第十五屆中國戲劇節,同時代表陜西戲曲劇種應邀參加戲曲百戲(昆山)盛典演出,在全國平臺展示了陜西戲曲的獨特魅力。獻禮建黨百年之作、碗碗腔現代劇《驕楊之戀》作為紅色題材戲曲創作的又一重大收獲,入選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國文聯“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舞臺藝術精品創作工程”,和第九屆中國秦腔藝術節 “特別推薦劇目”名單,并榮獲中宣部第十六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實現了繼秦腔、眉戶之后,又一陜西地方戲曲劇種碗碗腔在國家級獎項上零的突破。

秦腔折子戲探窯唱詞_秦腔探窯折子戲_秦腔折子戲探窯侯紅琴康亞嬋

(張 蓓 劇照)

二團始終秉持文藝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堅持送戲下鄉,深入城鎮農村和廠礦企業演出,將精心準備的優秀劇目奉獻給城鄉群眾秦腔探窯折子戲,不斷豐富著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深受老百姓的喜愛和歡迎。

秦腔折子戲探窯唱詞_秦腔折子戲探窯侯紅琴康亞嬋_秦腔探窯折子戲

(衛小莉 劇照)

新的起點新的征程,二團將一如既往地致力于陜西地方戲曲的傳承與發展,以質量求生存秦腔探窯折子戲,以精品立團、市場興團為建團宗旨,銳意改革,創新進取,繼續在陜西地方戲曲的繁榮發展進程中抒寫出了屬于自己的風采。

秦腔折子戲探窯唱詞_秦腔折子戲探窯侯紅琴康亞嬋_秦腔探窯折子戲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