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十大戲曲劇種及其代表作_戲曲作劇種代表中國什么_戲曲作劇種代表中國傳統文化

九/州/百/戲

盛世華章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

全國戲曲經典名段演唱會

精彩現場

9月21日,上海戲曲廣播攜手全國戲曲廣播聯盟,在大世界舞臺,推出每年一度的“九州百戲”系列演出

《九州百戲》繼2015年 “全國稀有劇種展演”、2016年 “全國曲藝大匯”,2017年 “絕活兒”展演,2018年“知音”專場后,今年的展演聚焦新中國成立以來各地創作的戲曲經典劇目,通過一段段家喻戶曉的名曲,為新中國七十華誕獻禮。

作為全國戲曲廣播聯盟的發起臺,江蘇文藝廣播為今年的演出特別推薦了揚劇《百歲掛帥》,由著名戲曲藝術家、梅花獎獲得者徐秀芳老師表演,獲得觀眾們的熱烈歡迎和高度好評!

江蘇文藝廣播主播張潔擔綱總主持。

中國十大戲曲劇種及其代表作_戲曲作劇種代表中國傳統文化_戲曲作劇種代表中國什么

戲曲作劇種代表中國傳統文化_戲曲作劇種代表中國什么_中國十大戲曲劇種及其代表作

12個省市13個劇種匯聚一堂

本次展演一如既往地得到了全國戲曲廣播聯盟臺的大力支持,除上海外,來自北京、江蘇、天津、湖北、河北、河南、山西、陜西、安徽、廣東、福建、湖南等省市的文藝(戲曲)廣播及戲曲節目所選送的節目,既包括了京劇、評劇、越劇、豫劇、黃梅戲這五大戲曲劇種,更有揚劇、漢劇、秦腔、晉劇、粵劇、湖南花鼓戲、河北梆子等其他地方劇種。。

中國十大戲曲劇種及其代表作_戲曲作劇種代表中國傳統文化_戲曲作劇種代表中國什么

在大世界的舞臺上,來自各省市的戲曲廣播代表接受了各地“大世界戲迷總會”的銅牌,大世界也對外宣布上海首屆戲迷大賽開幕,明年《中華戲迷大會》也即將和全國各家戲曲媒體合作,在這座百年歷史的上海文化地標熱鬧開鑼。

用最優秀的民族藝術

獻禮中華人民共和國七十華誕

各個劇種七十年來積累的一出出經典劇目,無一不是藝術精湛、個性鮮明、膾炙人口、傳承有序、經得起時間考驗而最具有劇種代表性。此次展演所選擇的劇目,正是這些“劇種代表作”中的經典名段,它們是新中國成立后戲曲工作者智慧和汗水的結晶,是中華民族藝術寶庫中一顆顆璀璨的明珠,回顧和學習經典,既是對前輩的致敬,更是傳承有序的最好體現。

和我們一起走進現場吧!

戲曲作劇種代表中國什么_中國十大戲曲劇種及其代表作_戲曲作劇種代表中國傳統文化

湖南花鼓戲《劉海砍樵》

廖玲、張凱然

湖南花鼓戲《劉海砍樵》湖南花鼓戲在建國后創作的最有影響的劇目,1952年全國戲曲觀摩演出大會參演劇目之一,獲得演出二等獎,后經過不斷加工提高中國十大戲曲劇種及其代表作,1984年央視春晚上李谷一和姜昆的演唱再次讓它聞名全國。此次演出中由湖南花鼓戲名家廖玲、張凱然為我們帶來其中膾炙人口的唱段。

戲曲作劇種代表中國什么_中國十大戲曲劇種及其代表作_戲曲作劇種代表中國傳統文化

晉劇《打金枝》唱段

李明星、楊文艷

晉劇《打金枝》是晉劇大師丁果仙代表作。1952年第一屆全國戲曲會演獲得文化部頒發的劇目一等獎,成為晉劇代名詞。1955年拍攝成戲曲藝術片,劇情跌宕起伏,引人入勝,把一場宮廷內部矛盾進行合理化、大眾化式處理,其中有著深邃的哲理和別致的情趣。經過幾代藝術家潛心創作,晉劇《打金技》已成為一出頗具特色和影響深遠的經典保留劇目,至今仍久演不衰。此次為大家演出的是山西省晉劇院的兩位藝術家李明星和楊文艷。

戲曲作劇種代表中國什么_中國十大戲曲劇種及其代表作_戲曲作劇種代表中國傳統文化

河北梆子《鐘馗 · 說嫁》

吳桂云

河北梆子《鐘馗》是文化部首屆“優秀保留劇目大獎”作品,著名表演藝術家裴艷玲的保留劇目,也是河北梆子的代表作。此次由當代河北梆子表演藝術家,梅花獎得主,女文武老生吳桂云飾演鐘馗,深厚的舞臺功力讓觀眾印象深刻。

戲曲作劇種代表中國傳統文化_戲曲作劇種代表中國什么_中國十大戲曲劇種及其代表作

豫劇《朝陽溝》選段“親家母你坐下”

張月榮、王曉芬、陳秀蘭、

劉愛中、孟素香

豫劇《朝陽溝》 是戲曲現代戲中一個里程碑式的作品。1958年問世以來,以優美的唱腔旋律,生動的人物形象,諸多藝術家的精湛表演名聞全國,這次演出中特別邀請了常香玉大師親傳弟子,80高齡的張月榮老師,而且她就出生在上海,在這里度過了她童年時光。與她合作的是國家一級演員陳秀蘭和王曉芬兩位名家。

戲曲作劇種代表中國傳統文化_中國十大戲曲劇種及其代表作_戲曲作劇種代表中國什么

秦腔《游西湖 · 鬼怨》片段

李梅

秦腔《游西湖》 是馬健翎等1958年根據傳統劇目改編,成為秦腔最常演出的經典代表作之一。此次演出中扮演李慧娘的是二度中國戲劇梅花獎、二度白玉蘭獎、二度文華獎獲得者,國家一級演員李梅。

戲曲作劇種代表中國什么_戲曲作劇種代表中國傳統文化_中國十大戲曲劇種及其代表作

高甲戲《連升三級 · 求親 》片段

陳娟娟、陳江鋒、吳江福、鄭冬紅

1958年王冬青根據木偶戲故事及同名連環畫創作,由泉州市高甲戲劇團上演,該劇除兩個旦角外全部以丑角應工,是高甲戲丑角藝術集大成劇目,也是高甲戲在全國最有影響的代表作。曾為高甲戲贏得“南海明珠”稱號。被譽為“中國當代十大喜劇”之一。此次泉州市高甲戲劇團國家一級演員、非遺傳承人陳江鋒和陳娟娟等為大家帶來了精彩表演。

戲曲作劇種代表中國傳統文化_中國十大戲曲劇種及其代表作_戲曲作劇種代表中國什么

漢劇《二度梅 · 叢臺》選段

李青、張志文

根據漢劇傳統演出本改編,改編本在保留傳統戲中的《罵相》、《別府》、《叢臺》等精彩場次的同時,增寫了《祭梅》等段落。1957年武漢市漢劇團在上海首演,為漢劇大師陳伯華代表作。也是漢劇經典代表劇目。此次為大家演唱的是武漢漢劇院的兩位國家一級演員,陳派傳人李青和張志文。

中國十大戲曲劇種及其代表作_戲曲作劇種代表中國什么_戲曲作劇種代表中國傳統文化

評劇《花為媒 · 報花名》

徐雯

評劇《花為媒》 是評劇創始人成兆才先生根據《聊齋》改編而成,新中國成立后經吳祖光等重新加工整理。幾十年來,《花為媒》在評劇觀眾中留有著深刻的影響,劇中唱腔在評劇愛好者中廣為傳唱,拍成電影后,影響遠及海外。此次為大家演唱的是新鳳霞的再傳弟子,天津評劇院的優秀青年演員徐雯。

戲曲作劇種代表中國什么_戲曲作劇種代表中國傳統文化_中國十大戲曲劇種及其代表作

粵劇《帝女花 · 香夭》

陳文女、李世曉

廣東粵劇《帝女花》是戲曲大師唐滌生在上世紀50年代末所撰寫,詞曲典雅感人。1957年由香港粵劇大師任劍輝和白雪仙首演。至今已成為享譽海內外的粵劇戲寶,歷演不衰、膾炙人口,還被屢次拍成電影、電視劇。《帝女花》最后一場“香夭”用一段古曲《妝臺秋思》撰詞,盡管只有短短的五分鐘,卻成為了粵劇的“世界名段”。此次演出飾演長平公主的是來自廣東舞蹈戲劇職業學院的資深粵劇教師陳文女副教授,她培養的許多學生已成為粵劇界的中流砥柱,如粵劇最年輕的梅花獎得主吳非凡等,都出自她的門下。

戲曲作劇種代表中國傳統文化_中國十大戲曲劇種及其代表作_戲曲作劇種代表中國什么

黃梅戲《天仙配》選段“夫妻雙雙把家還”

吳亞玲、周珊

黃梅戲《天仙配》幾乎是黃梅戲的代名詞,原是黃梅戲早期積累的“三十六大本”之一、黃梅戲的保留劇目之一,也是首部以電影方式出現的黃梅戲中國十大戲曲劇種及其代表作,1953年陸洪非改編本,由嚴鳳英、王少舫主演。1954年獲得第一屆華東區戲曲觀摩演出大會劇本一等獎、優秀演出獎、導演獎、音樂獎,后被評為建國50周年經典劇目,獲得第二屆全國優秀保留劇目大獎。此次參與演出的是黃梅戲“五朵金花”之一、梅花獎、文華獎得主吳亞玲和安徽省黃梅戲劇團國家一級演員周珊。

中國十大戲曲劇種及其代表作_戲曲作劇種代表中國傳統文化_戲曲作劇種代表中國什么

揚劇《百歲掛帥 · 登高丘》

徐秀芳

揚劇《百歲掛帥》由江蘇省揚劇團建國后根據傳統劇目《十二寡婦征西》整理加工,它是揚劇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1959年拍成影片后,使揚劇產生了全國性的影響中國十大戲曲劇種及其代表作,系京劇著名劇目《楊門女將》前身。此次演出中為我們帶來此劇經典唱段“登高丘”的是當代揚劇表演藝術家,揚劇界首位梅花獎獲得者徐秀芳。

戲曲作劇種代表中國傳統文化_中國十大戲曲劇種及其代表作_戲曲作劇種代表中國什么

戲曲作劇種代表中國什么_戲曲作劇種代表中國傳統文化_中國十大戲曲劇種及其代表作

豫劇《花木蘭》選段“誰說女子不如男”

常小玉

豫劇大師常香玉最富盛名的代表作,“劉大哥講話理太偏”等唱段幾乎成為豫劇代名詞。花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家喻戶曉,當年常香玉大師支持抗美援朝南北義演募捐戰斗機時,演出最多的也是《花木蘭》,在朝鮮戰場上為將士們演出最多的也是花木蘭。此次演出,特別請來了常香玉的女兒常小玉,更為難得的是,現場伴奏的板胡,正是當年常香玉演出時使用的老物件,現場由板胡大師王冠軍的傳人王效治為常小玉伴奏。

戲曲作劇種代表中國傳統文化_戲曲作劇種代表中國什么_中國十大戲曲劇種及其代表作

京劇《穆桂英掛帥》

路潔

京劇大師梅蘭芳為建國十周年創作的獻禮劇目。1959年根據同名豫劇移植。梅蘭芳調動幾十年來積累的豐碩的藝術經驗,以其爐火純青的表演塑造了他藝術人生中最后一個舞臺形象,把梅派藝術推進到一個新的水平。此次演出中由北京京劇院的優秀梅派傳人、梅葆玖先生弟子路潔為我們帶來其中的精彩唱段。

中國十大戲曲劇種及其代表作_戲曲作劇種代表中國傳統文化_戲曲作劇種代表中國什么

越劇《紅樓夢》選段“讀西廂”

王婉娜、忻雅琴

誕生在浙江的越劇,在上海發展到巔峰,并從這里走向全國,乃至世界。新中國建立后的上海越劇院,代表了越劇藝術的最高水平,上越版的《紅樓夢》《梁祝》《西廂記》和《祥林嫂》被譽為越劇的四大“劇種代表作”,馳名中外。新中國迎來了七十華誕,越劇《紅樓夢》也傳了十代演員,這次演出上海越劇院就派出了越劇新生代的代表王婉娜和優秀青年演員忻雅琴。

演出在越劇《紅樓夢》經典唱段“天上掉下個林妹妹”中圓滿落幕。

戲曲作劇種代表中國什么_中國十大戲曲劇種及其代表作_戲曲作劇種代表中國傳統文化

戲曲作劇種代表中國傳統文化_中國十大戲曲劇種及其代表作_戲曲作劇種代表中國什么

戲曲作劇種代表中國什么_中國十大戲曲劇種及其代表作_戲曲作劇種代表中國傳統文化

今年的《九州百戲》項目還致力于將優秀的傳統藝術送進校園和社區。目前《盛世華章——全國戲曲經典名段演唱會》將于9月23前往復旦大學進行演出。

“全國戲曲廣播聯盟”由江蘇文藝廣播牽頭于2009年9月24日在南京組建成立,首批成員臺包括江蘇文藝廣播、北京文藝廣播、上海戲劇曲藝廣播、廣東南方生活廣播、河南戲曲廣播、陜西戲曲廣播、安徽戲曲廣播、河北農民廣播、湖北資訊廣播、四川文藝廣播、天津文藝廣播等全國十多個省和直轄市電臺。今年也是全國戲曲廣播聯盟成立十周年。

中國十大戲曲劇種及其代表作_戲曲作劇種代表中國傳統文化_戲曲作劇種代表中國什么

部分戲曲廣播聯盟臺代表相聚此次盛會

中國十大戲曲劇種及其代表作_戲曲作劇種代表中國傳統文化_戲曲作劇種代表中國什么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