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中老生是指_京劇別稱老生行中是什么生肖_京劇行當中老生的別稱是

中國五大戲曲:京劇、黃梅戲、豫劇、評劇、越劇。

其它比較著名的戲曲種類有昆曲(江蘇)、粵?。◤V東)、徽?。ò不眨?、淮劇、川劇、秦腔(陜西)、滬?。ㄉ虾#?、晉?。ㄉ轿鳎?、河北梆子、湖南花鼓戲、呂?。ㄉ綎|)等。

一、京劇

京劇相關知識之前有總結(jié)過(※常識一題066※ ),這里就不多說了,只補充幾點:

1.四大名旦——梅蘭芳、程硯秋、尚小云和荀慧生。

2.四大須生——馬連良、譚富英、楊寶森、奚嘯伯。

3.代表作:傳統(tǒng)京劇《貴妃醉酒》《霸王別姬》《宇宙鋒》《鍘美案》等,現(xiàn)代京劇《智取威虎山》《紅燈記》《沙家浜》等。

二、越劇

1.中國第二大劇種,有第二國劇之稱,也被稱為是“流傳最廣的地方劇種”。發(fā)源于浙江嵊州(古越國的領地),在發(fā)展中汲取了昆曲、話劇、紹劇等特色劇種之大成,經(jīng)歷了由男子越劇到女子越劇為主的歷史性演變。

2. 越劇的所有流派都是在“尺調(diào)腔”和“弦下腔”的基礎上發(fā)展并豐富起來的。

3.代表劇目:《紅樓夢》《梁山伯與祝英臺》《西廂記》《祥林嫂》等。

三、豫劇

1.豫劇發(fā)源于河南開封,其音樂伴奏用棗木梆子打拍,故早期得名河南梆子,后在其基礎上發(fā)展成為豫劇(建國后因河南簡稱是“豫”,故稱豫?。?。

2.唱腔:中國成立后,分為祥符調(diào)、豫東調(diào)、沙河調(diào)。

3.角色行當:生、旦、凈、丑。按一般的說法是四生、四旦、四花臉。

四生:老生(須生,習稱紅臉,一般分為大紅臉、二紅臉)、小生(早期包括武生、小生、娃娃生;現(xiàn)已分開)、邊生(二補生,即掃邊老生,一般為次要角色,后逐漸并入老生行)

四旦:正旦(青衣)、小旦(包括花旦、閨門旦)、老旦、武旦(包括帥旦、刀馬旦)、彩旦(丑婆)

四凈:正凈(也作銅錘、黑頭;俗稱大花臉)、副凈(也作架子;俗稱架子花臉)、武凈(俗稱武花臉;包括摔打花臉)、毛凈(俗稱毛花臉)

4. 樂器:早期為大弦、二弦和三弦。近現(xiàn)代板胡為主弦。

5.主要聲腔板式有二八、慢板、流水、散板。

6.建國初四大名旦:陳素真、常香玉、馬金鳳、閻立品。

7.代表劇目:《穆桂英掛帥》《紅娘》《七品芝麻官》《花木蘭》《對花槍》,現(xiàn)代戲《朝陽溝》《小二黑結(jié)婚》等。

四、黃梅戲

1. 起源于湖北黃梅,發(fā)展壯大于安徽安慶。黃梅戲是由山歌、秧歌、茶歌、采茶燈、花鼓調(diào),逐步形成發(fā)展起來的一個劇種。

2. 唱腔有三種形式:主腔、花腔、三腔(“彩腔”、“仙腔”、“陰司腔”三種腔體的統(tǒng)稱)。

3. 樂器:以高胡為主奏樂器的伴奏體系。

4. 角色行當:包括正旦、正生、小旦、小生、花旦、小丑、老旦、老生、花臉、刀馬旦、武二花等行。

5.代表劇目:《天仙配》《女駙馬》《牛郎織女》等。

五、評劇

1.起源于河北唐山。

2.角色行當:青衣、花旦、老旦、彩旦、小生、老生、花臉、小花臉等行當。

3. 唱腔為板腔體結(jié)構(gòu),由一板三眼、一板一眼、有板無眼、無板無眼等四種節(jié)拍形式組成。常用的板式有慢板、反調(diào)慢板、二六板、垛板、流水板、散板、尖板等。

4.代表劇目:《小女婿》《劉巧兒》《花為媒》《楊三姐告狀》《秦香蓮》等。

六、昆曲

昆曲相關知識請看之前的總結(jié):※常識一題136※ 昆曲。

七、湖南花鼓戲

1.湖南花鼓戲是一個統(tǒng)稱京劇行當中老生的別稱是,包括長沙花鼓戲、岳陽花鼓戲、衡州花鼓戲、邵陽花鼓戲、常德花鼓戲、永州花鼓戲。

2.樂器:采用的主奏樂器都是“花鼓大筒”。

3.代表劇目:《打銅鑼》《補鍋》《劉??抽浴返?。

八、秦腔

1.別稱“梆子腔”,中國漢族最古老的戲劇之一,起于西周。古時陜西、甘肅一帶屬秦國京劇行當中老生的別稱是,所以稱之為“秦腔”。

2.唱腔包括“板路”和“彩腔”兩部分,板路有二六板、慢板、箭板、二倒板、帶板、滾板等六類基本板式。

3.秦腔曲牌分弦樂、嗩吶、海笛、笙管、昆曲、套曲六類,主要為弦樂和嗩吶曲牌。

4.角色體制有四生、六旦、二凈、一丑,共計十三門,又稱“十三頭網(wǎng)子”。

5.代表劇目:《春秋筆》《八義圖》《紫霞宮》《和氏璧》等。

九、粵劇

1.發(fā)源于佛山,以粵方言演唱。

2.表演工藝分為四大基本類別:唱、做、念、打。

3.唱腔主要分板腔類、曲牌類和詩贊類三種。

4.角色行當:六柱制,即文武生、小生、正印花旦、二幫花旦、丑生、武生。

5.特色樂器:二弦、竹提琴、高胡、椰胡、喉管、大文鑼、大鈸、高邊鑼等。

6.代表劇目:《竇娥冤》《帝女花》《紫釵記》《牡丹亭驚夢》等。

7.一些行內(nèi)術語:

1)梨園:排練歌舞的場所。

2)戲橋:戲橋是開戲前派給觀眾的單張,作為介紹劇目之用。

3)紅船: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粵劇戲班常在廣州沿海巡回演出,為方便行程,故棲身于紅船。

4)撞板:在演奏或唱曲時,節(jié)拍或速度出現(xiàn)錯誤。

5)爆肚:指沒有按照劇本內(nèi)容,演員臨時在舞臺上即興編詞曲。

6)煞科:常見于劇本的最后一頁,代表散場?;蛘咦詈笠粋€滾花作結(jié)尾,都叫做煞科。

十、晉劇

1. 出現(xiàn)于明代的蒲州梆子逐步發(fā)展成為如今的山西的四大劇種:蒲劇、晉劇、北路梆子和上黨梆子。晉劇,山西四大梆子劇種之一,又名山西梆子。

2.晉劇的唱腔結(jié)構(gòu)屬于板腔體,分為三類:"亂彈"、"腔兒"、"曲子"。

3.代表曲目:《渭水河》《打金枝》《臨潼山》等。

十一、河北梆子

1. 由流入河北的山陜梆子蛻變而成。

2. 唱腔分有生、旦、丑三行。

3.行當角色:分為生、旦、凈、丑四行。

4. 代表劇目:《杜十娘》《蝴蝶杯》等。

預測題:

(1)中國戲曲主要是由民間歌舞、說唱和滑稽戲三種不同藝術形式綜合而成。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種歷史悠久的綜合舞臺藝術樣式。下列關于中國戲曲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A.變臉是川劇的絕活

B.有“女子之戲”之稱的戲劇是黃梅戲

C.評劇是在蓮花落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

D.京劇四大流派創(chuàng)始人分別是梅蘭芳、程硯秋、尚小云、荀慧生

答案:B

解析:A項,川劇,是中國漢族戲曲劇種之一,流行于四川東中部、重慶及貴州、云南部分地區(qū)。川劇臉譜,是川劇表演藝術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變臉是川劇的絕活,選項表述正確京劇行當中老生的別稱是,排除。

B項,越劇有“女子之戲”之稱,長于抒情,以唱為主,聲音優(yōu)美動聽,表演真切動人,唯美典雅,極具江南靈秀之氣,選項表述錯誤,當選。

C項,評劇,是流傳于中國北方的一個戲曲劇種,是清末在河北灤縣一帶的小曲“對口蓮花落”基礎上形成,選項表述正確,排除。

D項,四大流派的的代表人物分別是:梅蘭芳、程硯秋、荀慧生、尚小云,也稱“四大名旦”,選項表述正確,排除。

故本題答案為B選項。

(2)、下列選項中著名戲曲與其最初所屬劇種及主要流傳地區(qū)搭配正確的是( )。

A.《牡丹亭》—昆曲—云南

B.《鍘美案》—京劇—北京

C.《紅樓夢》—越劇—廣東

D.《花木蘭》—評劇—河北

答案:B

解析:A項,應該是《牡丹亭》—昆曲—江蘇,選項表述錯誤,排除。

B項,《鍘美案》是京劇,主要流行在北京,選項表述正確,當選。

C項,應該是《紅樓夢》—越劇—浙江,選項表述錯誤,排除。

D項,應該是《花木蘭》—豫劇—河南,選項表述錯誤,排除。

故本題答案為B選項。

(3)、下列劇種與其代表作對應正確的是( )。

A.昆曲——《天仙配》

B.豫劇——《空城記》

C.京劇——《霸王別姬》

D.黃梅戲——《梁山伯與祝英臺》

答案:C

解析:A項,《天仙配》是黃梅戲的代表劇目,選項表述錯誤,排除。

B項,《空城記》是京劇的代表劇目,選項表述錯誤,排除。

C項,《霸王別姬》是京劇的代表劇目,其中以四大名旦之一的梅蘭芳扮相最為出名,選項表述正確,當選。

D項,《梁山伯與祝英臺》是越劇的代表劇目,選項表述錯誤,排除。

故本題答案為C選項。

往期推薦: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zhuǎn)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zhuǎn)載,請聯(lián)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fā)布,來信即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