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滬劇《蘆蕩火種》醞釀于1958年秋,1959年上海市人民滬劇團初排時,劇名為《碧水紅旗》,由文牧(執筆)根據崔左夫的《血染著的姓名——三十六個傷病員的斗爭紀實》改編。

滬劇《蘆蕩火種》主要講述的是1939年新四軍轉移時,郭建光等18名傷病員留在陽澄湖畔的沙家浜,他們同以春來茶館老板娘的身份為掩護的地下1915年6月7日黨員阿慶嫂和當地群眾一起,與胡傳奎和刁德一的“忠義救國軍”進行了頑強機智的斗爭,并取得勝利。

此劇矛盾錯綜復雜,情節環環相扣,結構嚴謹,個性突出。滬劇原版與樣板戲最大的不同是,滬劇是以阿慶嫂為中心的,把阿慶嫂機智靈活、不卑不亢的性格塑造得栩栩如生,使其潑辣與圓滑共具,機警與沉著同兼。另外,鐵骨錚錚的沙老太、臨危不亂的陳天民、善于斗爭的郭建光、陰險狡猾的刁德一及草包司令胡傳奎等角色,無一不閃爍出個性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