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眾永遠銘記真正的藝術家
“樹上的鳥兒成雙對,綠水青山帶笑顏……”這段優雅婉轉的旋律,幾乎人人都可以哼唱,幾乎人人都知道這出自黃梅戲《天仙配》,知道當年唱紅這出戲的是嚴鳳英。
今年4月是黃梅戲藝術大師嚴鳳英誕辰80周年的日子,從那時起至今,各種黃梅戲品鑒會、紀念演出唱響大江南北,《天仙配》《女駙馬》《牛郎織女》……一個
個由嚴鳳英唱紅的經典曲目,再次掀起黃梅戲“熱”、嚴鳳英“熱”。
在藝術創作空前豐富、傳播形式巨大變化、觀眾審美趨于多元的今天,離開我們42年的嚴鳳英為何依然被銘記?
觀眾銘記的是藝術精品
在短暫的演藝生涯中,嚴鳳英塑造過許多具有鮮明性格的人物形象,如《天仙配》中的七仙女、《女駙馬》中的馮素貞、《牛郎織女》中的織女……這些堪稱精品的人物及其劇目,不僅讓黃梅戲由地方小戲變為中國戲劇的文化名片之一,也得到觀眾歷久不衰的喜愛。
中國戲曲音樂學會名譽會長、國家一級作曲時白林,從1954年就是嚴鳳英藝術創作的見證者和合作者。他介紹,黃梅戲建國后經過整理改編的花腔小戲《夫妻觀燈》、《打豬草》和上世紀50年代電影版《天仙配》、《女駙馬》都是嚴鳳英主演的黃梅戲樹上的鳥兒成雙對,在每部作品中嚴鳳英都能對藝術勇于革新、與時俱進。《天仙配》當時電影定的基調樣式為黃梅戲“歌舞故事片”黃梅戲樹上的鳥兒成雙對,“鵲橋”一場從唱到舞的音樂和“樹上的鳥兒成雙對”等唱腔,都是在傳統音調的基礎上重新編創的,嚴鳳英非常認真地鉆研琢磨新曲的感情與韻味,怎樣運用黃梅戲各種傳統潤腔手法使其更戲曲化,更動聽、傳神。她精益求精的藝術實踐,證明了“時間只留下精品,藝術只承認一流”的道理。
安徽省文聯原副主席、安徽省黃梅戲藝術發展基金會副理事長柏龍駒1953年就看過嚴鳳英演出的《柳樹井》,見證了嚴鳳英精品創作的艱辛:無論是演大戲還是演小戲,她都是全力以赴,全身心地投入。《碧玉簪》是一出悲劇,每次演完,她總是出不了戲,要在化妝室靜坐半個小時才能卸妝。省文化局領導得知這一情況,深知演這個戲有傷元氣,就和劇團領導商定,每月限定演出這出戲的場次,保證她的健康。有人說她演戲既是“享受”又是“玩命”,一語中的。
觀眾不忘的是創新品格
作為地方小戲,黃梅戲既有清新質樸的優勢,當年也存在著程式缺乏規范、過于地域化等“短板”。嚴鳳英不恥下問,博采眾長,學習和吸收了京劇、越劇、評劇、評彈、民歌等等藝術形式,把黃梅戲唱響全國,唱響世界。
嚴鳳英的第一個弟子、國家一級演員田玉蓮:嚴鳳英老師白天排戲,晚上演出,還經常抽出時間聽唱片,邊吃飯邊聽,有京劇的、評劇、越劇、昆曲等等,她邊聽邊學唱,她說,這是為了豐富自己,借鑒吸納其他劇種為我們黃梅戲所用。1958年舉行安徽省第二屆戲曲會演,省黃梅戲劇團正在排演《桃花扇》,嚴鳳英飾李香君。我隨安慶代表團參加演出,她聽說我到南京藝校學習了“水袖”,就要我教她。我說:“你是師傅我是徒弟,那如何使得!”她說:“你學會了,你就是老師。”她一招一式學得十分認真,反復練習,并把水袖功運用到《桃花扇》的演出中。
時白林:我第一次與嚴鳳英合作是移植朝鮮歌劇《春香傳》。那時,她已經是一位名演員了,她出場的第一個唱段是女聲二部合唱“端陽歌”,唱的是高音部。這個唱段是朝鮮風味的歌舞形式,要邊唱邊舞。對于這段唱,我未用黃梅戲的傳統聲腔套用,只用了黃梅戲花腔中的一種羽調調式,對此,我還是有點擔心的,怕她不愿意唱。她認為這種處理符合人物情感,好聽,唱得非常起勁、甜美。后來對她了解多了,才知道,她從一位十幾歲的村姑開始學唱黃梅調時,就對藝術表現出了發自內心的熱愛,并成為自己終身的追求。
觀眾敬重的是德藝雙馨
一個藝術家的成功,往往是藝術天賦、藝術追求和戲德人品的共同作用。“她把對戲負責和對觀眾負責當做自己的最高職責。”――在紀念嚴鳳英誕辰80年的日子里,她的藝術魅力歷久彌新,她的戲德人品同樣令人難以忘懷。
國家二級作曲、嚴鳳英之子王小亞:母親是那么地熱愛黃梅戲,那么地熱愛事業,她把藝術看得比生命還要重要。她的最大愿望就是“我要演戲”黃梅戲樹上的鳥兒成雙對,遵循原則就是“戲比天大”。這個“戲”字的分量如此之重,是因為它包含著要為觀眾帶來最大的享受與滿足。在戲中只有角色的大小而不分演員的高低,在戲中不管你是誰都不容臺上出現絲毫差錯。為了戲,名角可以上臺跑龍套跑丫鬟;為了戲,大師可以把自己的保留劇目傳給年青一代去演……正是在這種情況下,一出出精美絕倫的好戲產生了,并永世流傳。
安徽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臧世凱:嚴鳳英的全部奮斗實踐了“德藝雙馨”的要求,在她身上集中體現了老一輩人民藝術家的優秀品質:忠誠于黨、追求進步的堅定信念;服務人民、獻身藝術的火熱情懷;百折不撓、精益求精的執著精神;博采眾長、勇于創新的藝術品格;襟懷坦蕩、助人為樂的高尚品德。紀念嚴鳳英,就是要繼承和弘揚她的崇高精神,努力實現黃梅戲藝術的新輝煌。
“天上人間唱黃梅”紀念嚴鳳英誕辰80周年藝術品鑒活動,以安徽人民廣播電臺戲曲廣播為平臺在多家全國戲曲廣播聯盟成員臺直播;5位“梅花獎”得主領銜的大型黃梅戲交響清唱劇“天上人間”和安慶再芬黃梅藝術劇院等演藝團體在5月進行黃梅戲經典劇目演出,盛況空前……“黃梅戲熱”、“嚴鳳英熱”,生動詮釋著一個主題――觀眾永遠銘記真正的藝術家!(本組照片均為資料照片)
嚴鳳英主演《天仙配》――夫妻雙雙把家還
《天仙配》招貼畫
嚴鳳英主演《女駙馬》――貧賤不移夫妻情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