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哲中秦腔經典唱段_秦腔名家任哲中唱段_秦腔名家任哲中唱腔選段

“三娘”駕鶴辭仲春

“大宋”痛失佘太君

——緬懷已故秦腔藝術家

王秀麗

秦腔的歷史極為久遠,在西周時期就出現了。是中國廣袤的大西北最為古老的戲劇之一,也是西北地區最大的劇種,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堪稱中國戲曲的鼻祖。 秦腔源于西府 〔核心地區是陜西省寶雞市的岐山(西岐)與鳳翔(雍城)〕,成熟于秦朝。

秦腔,不同于典雅雍容的國粹京劇,有別于清麗婉約的黃梅戲。秦腔是陜西的精神文化符號,它代表秦人、秦風、秦韻,是三秦大地上的一朵奇葩。是陜西固有的文化瑰寶。

秦腔在數百年的滄桑演變中,造就了一批又一批著名藝人。他們不僅是秦腔的偉大創造者,也是秦腔繼承與發展的偉大實踐者。

八百里秦川秦風浩蕩,三千萬兒女高唱秦腔。在浩瀚無垠,璀璨奪目的秦腔藝術星河里,相繼隕落了無數藝術大家,秦腔大師!無不令人扼腕痛惜,緬懷追念之情油然而生。

秦腔名家任哲中唱腔選段_秦腔名家任哲中唱段_任哲中秦腔經典唱段

王文鵬先生(1884?1953~70)長安人,秦腔須生演員,尤長于唱功戲。

葫蘆峪曲何處尋,三意社里王文鵬。

聲聲振秦渾嘹亮,凄慘婉流淌好音。

婉轉如云音驚天,梨園世家憶猶新。

長使英雄淚滿面,千古絕唱世人頌。

秦腔名家任哲中唱段_任哲中秦腔經典唱段_秦腔名家任哲中唱腔選段

田德年先生(1889?1978~90)長安人,秦腔花面魁首,藝術大家。

剛中有柔柔中寓情,情中含巧巧中出戲。

吐字清晰急緩得當,韻律規范余味無窮。

虛實結合四聲分明,以氣打字以聲傳神。

“將”“膛”“傲”“罡”運用自如,粗獷火爆名聲大震。

秦腔名家任哲中唱腔選段_任哲中秦腔經典唱段_秦腔名家任哲中唱段

劉毓中先生(1896?1982~87)臨潼人,著名秦腔表演藝術家,秦腔衰派老生泰斗級人物,秦腔“劉派”老生創始人。唱腔寬宏深厚,酣暢淋漓,滿宮滿調任哲中秦腔經典唱段,感染力極強,尤擅以大段哭音亂彈震懾觀眾心靈。

藝術精湛品德美,獨領風騷七十載。

衰派老生譽滿盈,唱功精藝冠秦中。

游山絕韻傳千代,賣畫宏聲飲盛名。

文苑秀枝延黛嶺,易俗青史點朱紅。

難得劇影今猶在, 醉引迷者歲歲聽。

秦腔名家任哲中唱腔選段_任哲中秦腔經典唱段_秦腔名家任哲中唱段

馬健翎先生(1907?1965~59)陜西米脂人,中國戲曲作家,他的許多劇作都是自己導演或者親自參加演出的,代表作有《游龜山》《游西湖》《趙氏孤兒》《竇娥冤》《血淚仇》等。享有“人民藝術家”的光榮稱號。

秦腔名家任哲中唱腔選段_任哲中秦腔經典唱段_秦腔名家任哲中唱段

孟遏云先生(1923?1982~60)女,長安人,著名秦腔表演藝術家,秦腔“孟腔”創始人。是秦腔“乾旦”轉向“坤旦”的制高點和里程碑。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文化符號。而她一生時運不齊,命運多舛,美貌似乎是她的過錯!

突顯正宗青衣本色,

譽滿西北坤伶泰斗。

秦腔名家任哲中唱段_任哲中秦腔經典唱段_秦腔名家任哲中唱腔選段

李正敏先生(1915?1973~59)長安人,在秦腔歷史長河中,“秦腔真宗”“秦腔正宗”李正敏先生無疑是值得緬懷追念的重量級人物之一,他的藝術貢獻,空前絕后,震古爍今。

“敏腔”就是李正敏先生的靈感閃光,就是吸納、積淀、頓悟和獨到,就是秦腔藝術精華的深度提純和升華,因而珍貴無比。享有“大紅袍”美譽。

悲中有憤,憤中藏剛

剛中見柔,柔中寓情

情中含巧,巧中出戲

斯人雖已去,典范卻猶存。

秦腔名家任哲中唱腔選段_秦腔名家任哲中唱段_任哲中秦腔經典唱段

劉易平先生(1908?1997~90)長安人,須生翹楚,秦腔著名須生表演藝術家,建國前后,名燥西北成就卓著。 名就葫蘆峪,功蓋大轅門。

一板轅門交口贊,花腔巧語四方傳。

天生亮嗓聲圓潤,氣壯山河力泰山。

韻漫秦川飄廣際任哲中秦腔經典唱段,聲融涇渭淌千年。

人雖西去腔還在,縷縷洪音蕩遠天。

蘇育民先生(1917?1966~50)商州人,秦腔小生兼須生,秦腔“蘇派”創始人。

百年一人,圣像一尊。

秦腔名家任哲中唱段_秦腔名家任哲中唱腔選段_任哲中秦腔經典唱段

喬新賢先生(1917?1999~83)戶縣人,須生正宗,名震西北。

藝壇喬老公,宿志技秦聲。

梨園六十載,藝堪爐火青。

神態多瀟灑,行腔音色清。

句句化珠玉,步步見真功。

捋髯話滄桑,揚眉斥奸佞。

嚴謹臺風正,須行列正宗。

閻更平先生(1918?1982~65)長安人,著名秦腔表演藝術家,秦腔硬派須生之翹楚。成功地塑造了忠厚善良的貧農王仁厚,儒雅剛烈的大詩人屈原,英勇悲壯的揚州守將李庭芝,誠樸率直的七品縣令趙廉,沉著機智的蘇州知府況鐘,直言諍諫的上卿趙宣孟……

秦腔名家任哲中唱腔選段_秦腔名家任哲中唱段_任哲中秦腔經典唱段

閻振俗先生(1918?1990~73)長安人,丑角大師,閻先生是五十年代以后秦腔界為數不多丑角藝術家之一,主要以小丑見長。在秦腔舞臺上和以官衣丑見長的樊新民先生、以彩旦見長的王輔生先生鼎足而立于名丑行列。

即席發言皆是戲,舉手抬足妙趣生。

總使人間常相議,至今猶聞笑聲鳴。

緣何不辭悄然去,劇壇痛失一笑星。

勿悲笑星帶笑去,笑聲常在你我中。

楊金鳳先生(1923?2011~89)女,武功人,著名秦腔表演藝術家,是秦腔旦行由乾旦轉為坤旦的代表人物之一。秦腔表演藝術家終身成就獎獲得者。

金聲玉韻精彩人生八十春,

鳳鳴秦聲藝海滄桑七十秋。

橫批:秦壇壽星

王輔生先生(1924?2007~84)長安人,著名秦腔丑角表演藝術家。享譽西北乃至全國的秦腔表演大師級人物。曾被譽為“中國戲曲的卓別林”。

任哲中秦腔經典唱段_秦腔名家任哲中唱腔選段_秦腔名家任哲中唱段

陳仁義先生(1924?1995~72)涇陽人,著名秦腔表演藝術家,形成了自己文戲武唱,武戲文唱的藝術特色,享有“茶葉紅”的美譽。

任哲中先生(1925?1995~71)永壽人,秦腔表演藝術家、秦腔小生流派“任派”創始人。秦腔“泰斗”級人物。享譽西北五省。

緬懷大師,重溫經典

秦聲之巔,一任絕唱

一出忠義俠,千古任哲中。

任蘇已成絕唱,張李還須努力。

大明宮前花似錦,終南山下月如鉤。

何人城頭唱周仁,眾口盡說任哲中。

任老運用深沉哀婉的鼻音、喉音、哭音完美地塑造了進退維谷、忍辱負重的周仁;窮愁潦倒、失魂落魄的張儀;不忘舊情、自責自勉的高文舉;誠實厚道、淳樸善良的賀老六;義憤填膺、決心殺敵的王東財……這些人物的塑造,個個出神入化,活靈活現,至今無出其右者。

有人以任老表演過的代表性劇目撰寫了一副長聯,以示對先生的懷念,也是對先生藝術成就的集中寫照。

早歲艱難學藝,幾多辛酸凝聚血淚仇,看盡世態炎涼,演絕蘇秦激友,縱懷祝福情,何來吃魚樂,翹首春秋配時,軟玉屏寫就翰墨緣,寧可舍生取義抱妝盒,魂牽夢繞意在香山還愿,壯秦腔聲威,續梨園新篇,榮戴紫金冠;

晚年磨礪精粹,一腔熱忱攀登駱駝嶺,飽嘗人生冷暖,唱紅周仁回府,屈為臥虎令,如臨坐窯苦,期待人月圓時,和氏壁完歸玉鏡臺,甘愿殺身成仁斬經堂,心馳神往但求花亭相會,創任派風韻,留千秋絕唱,痛失玉虎墜!

八十年代起,憑借唱工走紅了兩位秦腔演員,一位是任哲中,一位是陳仁義。

蘇蕊娥先生(1931?1967~37)女,商縣人,著名秦腔表演藝術家,被譽為秦腔的“坤伶皇后”。享有“黃山毛峰”之美譽。

嬌扶花間蕊,清描眉頭娥。

一時星殞花落去,放眼不見后來人。

秦腔名家任哲中唱段_任哲中秦腔經典唱段_秦腔名家任哲中唱腔選段

李愛云先生(1932?2001~70)女,河南人,著名秦腔表演藝術家,尚友社“四大名旦”之首。(王玉琴、華美麗、傅鳳琴)四大名旦。

秦腔名家任哲中唱腔選段_任哲中秦腔經典唱段_秦腔名家任哲中唱段

王玉琴先生(1932?2009~78)女,陜西商南縣人,秦腔旦角一級演員。

春雪漫撒飄古城,夜月空寂鵑啼鳴;

三娘慈顏駕鶴去,楊門女將空余影。

秦壇巨星駕鶴去,誰人來演活三娘;

空望楊門虛無人,何者能扮佘太君。

機房訓子活三娘,百歲掛帥真太君。

“三娘”駕鶴辭仲春,“大宋”痛失佘太君

玉損琴折誰掛畫,庵堂認母訪何人。

撫琴對彈,秦腔再無崔鶯鶯;

掛帥征西,舞臺難見佘太君。

四別父,九梨園,譽滿三秦七十載;

白玉樓,柜中緣,名響東洋十八年。

成也秦腔,敗也秦腔,為秦腔而死;

功滿西北,怨滿西北,為西北而唱。

憶昨日你也曾扮三娘機房訓子

佘太君靈堂送黑發吳國太甘露寺中巧擇婿;

想當年你也曾白玉樓描容掛畫

慈母淚中苦尋兒郎王寶釧席棚與父三擊掌。

橫批:玉聲琴傳

七十年藝海,滿弓滿調;

八百里秦川,德藝雙馨。

任哲中秦腔經典唱段_秦腔名家任哲中唱腔選段_秦腔名家任哲中唱段

余巧云先生(1932?2019~88)女,西安市人,國家級非遺項目秦腔代表性傳承人,秦腔青衣“余派”創始人。享有“秦腔皇后”“東府明珠”之美譽,秦腔大師級人物之一。中國表演藝術家終身成就獎獲得者。

藝苑一鳴驚四座,載譽古都封皇后。

藝德雙秀名伶正氣響三秦,

癡戲一生梨園余音傳百世。

余巧云開了秦腔纏綿風氣之先,她的音色迂回纏綿,一唱三嘆,講究氣息的把握,特別是小腔的處理很有特色,因為以“巧”取勝,故取藝名“巧云”

余巧云是繼孟遏云,楊金鳳之后,秦腔坤角藝術的又一位高峰人物。她和李愛云,李夕嵐等人的崛起,標志著秦腔坤角聲腔藝術的全面成熟。

任哲中秦腔經典唱段_秦腔名家任哲中唱段_秦腔名家任哲中唱腔選段

焦曉春先生(1934?1988~55)女,三原人,秦腔須生名家。她的唱腔風格繼承了前輩名家王文鵬清俊灑脫的特點;又吸收了劉毓中慷慨激越的風格,形成了自己奔放清郁,蒼勁古樸的藝術風格。

諸葛天下曉,

衰盡方始春。

名震秦川年十三,伶心赤膽唱板弦;

曉義知恩執夙愿,春育姹紫滿梨園。

興平名家焦曉春,巾幗須生譽三秦。

二堂舍子融真情,痛斷肝腸淚灑襟。

手心手背都是肉,難壞彥昌好父親。

仙逝妙音俏梨園,絕藝傳給后來人。

任哲中秦腔經典唱段_秦腔名家任哲中唱段_秦腔名家任哲中唱腔選段

肖若蘭先生(1934?1996~63)女,西安市未央區含元殿人,著名秦腔表演藝術家,秦腔“肖派”創始人。師承王天民。1942年隨父親肖筮易學藝,在易俗社得到名旦王天民的施教,在漫長的舞臺實踐中,她廣泛涉獵,學習眾名家之長,充分利用自己的天賦揚長避短,終于獨辟蹊徑、自成一家,形成了風格別具的肖派藝術。一向以慷慨激越、陽剛之美的秦腔藝宛里,從此增添了一株奇特新異、陰柔之美的幽蘭。一代宗師,秦腔皇后,堪稱秦腔大師級人物之一。

長袖翩躚五十秋,三百佳麗競風流;

喜看肖門新徒秀,若蘭馨香醉秦都。

音容映熒屏,蜚聲播九州。

斯人已去音不絕,肖聲蘭香廿三春。

任哲中秦腔經典唱段_秦腔名家任哲中唱段_秦腔名家任哲中唱腔選段

樊新民先生(?1989)藍田人,易俗社著名丑角演員。

人稱丑角最難演,君戲聲名永世傳。

大眾爭觀《三滴血》,城鄉漫議五臺官。

提袍甩袖帽顛翅,輕步抖肩出冷言。

雖赴黃泉行遠路,卻把笑語灑人間。

劉棣華先生(1937?1994~58)女,長安人,秦腔旦角演員,素有“君山銀針”的美譽。

一斬秦英后,耳邊更無聲。

藝兢意正濃,壯年惜早逝。

博采眾長成大家,唱表皆贏彩滿堂。

任哲中秦腔經典唱段_秦腔名家任哲中唱段_秦腔名家任哲中唱腔選段

郭明霞先生(1938?1999~62)女,高陵人,國家一級演員,秦腔“郭派”創始人。終以那渾厚寬闊的嗓音,唱紅咸陽,唱紅陜西,唱紅西北五省。郭明霞對秦腔的最大的貢獻在于獨特的唱腔,她獨創的彈顫音唱法,把歌劇的某些發音方法用到秦腔唱腔里,獨樹一幟,獨創一派,開辟了秦腔美聲唱法的新紀元。

唱韻聲聲滿口噴,霞光綻錦艷三秦。

腔圓字正四聲辨,嗓亮音醇七彩分。

恰似狂風吹大地,猶如暴雨傾山林。

激情卷浪聲浩蕩,最感人者是顫音。

秦腔名家任哲中唱段_秦腔名家任哲中唱腔選段_任哲中秦腔經典唱段

肖玉玲先生(1938?2017~80)女,長安人,秦腔閨門旦。國家級非遺秦腔項目傳承人,(小)“肖派”藝術創始人,國家一級演員,中國表演藝術家終身成就獎獲得者。

悲我秦聲又落英,肖聲肖相肖娉婷。

玉臺一代天才女,玲振梨園今斷聽。

肖聲委婉黃土顛,玉有光芒當為山。

玲韻一聲秦川震,后人自當拜大賢。

阿姐駕乘《火焰駒》,肖娘流芳《玉堂春》。

任哲中秦腔經典唱段_秦腔名家任哲中唱腔選段_秦腔名家任哲中唱段

全巧民先生(1938?2019~82)女,西安人,秦腔花旦,國家級非遺秦腔項目傳承人,中國表演藝術家終身成就獎獲得者。

一代名伶經典,虎口緣中未開言來珠淚落塵;

演唱秦腔傳奇,三滴血后已成蓮香獨步絕響。

虎口不見“巧媽”緣,

三秦戲迷失翠蓮。

肖炳先生(1938?2002~65)陜西省渭南市合陽縣黑池北廉村人,著名秦腔音樂家,一級作曲。從藝四十余年為秦腔五十多本(折)戲進行譜曲,代表作有《祝福》《洪湖赤衛隊》《千古一帝》等。享有秦腔音樂大師之美譽。

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

若言聲在指尖上,何不于君指上聽。

陳妙華先生(1939?2010~72)女,西安人,秦腔“陳派”小生創始人,一代宗師,小生泰斗。

秦腔評論家楊文穎先生說:陳妙華是五十年代以后秦腔界女小生的翹楚與標桿。

冀福記老社長飽含熱淚,痛心疾首地說:她是秦腔史上的里程碑,秦腔界的一面旗幟!唱紅了大江南北,他還說,鞠躬遠遠不能表達對她的崇敬之意,只有跪下來才能告慰她的在天英靈啊!

妙音天成成絕響,華夏同悲悲名伶。

九歲入社終成器,陳派唱腔甚悠揚。

風華正茂響中原,晚景凄涼疾病纏。

為舞臺而生,為秦腔而活。

任哲中秦腔經典唱段_秦腔名家任哲中唱段_秦腔名家任哲中唱腔選段

雷開元先生(1940?2020~81)華陰市人,國家一級演員。中國表演藝術家終身成就獎獲得者。

庚子秋分兩淚懸,秦腔藝苑又折弦。一聲雷杳開元鼓,耳畔猶聞舍子賢。

楊廉馬上呼蒼天,二堂劉錫淚漣漣。一仗責出狀元子,祭靈聲振陜甘寧。

能傳千古韻,最是一聲雷。

秦腔名家任哲中唱腔選段_秦腔名家任哲中唱段_任哲中秦腔經典唱段

贠宗翰先生(1940?2015~76)咸陽人,國家一級演員,第一批國家非遺項目秦腔代表性傳承人。中國表演藝術家終身成就獎獲得者。

贠派風華傳千古,德藝雙馨昭后人。

三秦大地陰雨天,渭水潺潺如淚般。秦嶺低頭帶孝站,渭北高原穿孝衫。哀悼先生贠宗翰,一代宗師升西天。

從此秦腔留遺憾,天籟之音歸云端。

再難看到《十五貫》況鐘摘紗不坐官。

《血淚仇》來恨綿綿,仁厚仍在哭蒼天。

《打鎮臺》里一聲喊,王震一身正氣軒。

《海瑞馴虎》虎服案,朝廷再難有清官。

《紅燈記》里獄警傳,轟動京城舉國贊。

秦腔名家任哲中唱腔選段_秦腔名家任哲中唱段_任哲中秦腔經典唱段

郝彩鳳先生(1940?2019~80)女,西安市人,國家一級演員任哲中秦腔經典唱段,陜西省戲曲研究院秦腔團前團長。享有“陜西秦腔祥林嫂”美譽。中國表演藝術家終身成就獎獲得者。

厚土高風譽滿園,阿毛角色技飛軒。

西京彩鳳秦腔譜,一代名家駕鶴仙。

秦腔名家郝彩鳳,享年八十駕鶴行。

追求戲曲真精髓,探索藝苑優雅境。

角色細膩存質樸,唱念爽朗含深情。

演活祝福祥林嫂,傳遍西北揚美名。

秦腔名家任哲中唱腔選段_任哲中秦腔經典唱段_秦腔名家任哲中唱段

薛志秀先生(1940?2008~69)女,陜西戶縣人,她是秦腔界難得的一位平易近人,德高望重的女須生演員。

諸葛亮神機妙算傳千古,

薛志秀秦壇之上續傳奇。

噩耗驚五省,難卜天意;

巨星落九泉,長動地哀!

諸葛歸天五丈原前難托印,

延景散帳大轅門里誰訓子。

仰聽天界瑤池新增帥座二十四天將

排班戰鼓咚咚怒氣不息猶斬子;

俯視秦壇梨園再失奇葩三萬六戲迷

設祭板胡凄凄失痛疾首齊吊孝。

聞噩耗,驚四海,九州痛哭,萬民齊吊悲嚎音,聲聲換不回一代英賢;

聽轅門,看七燈,五省佳名,雙譽共榮往懷念,句句聽得見千古流芳!

長歌當哭,當年舞臺君托印;

巨星隕落,從此梨園誰祭燈。

楊鳳蘭先生(1943?1999~57)女,西安市人,陜西省戲曲研究院國家一級演員,秦腔正宗李正敏先生的入室弟子,秦腔“敏派”傳人。

一聲王寶釧,雙淚落君前。

秦腔名家任哲中唱段_秦腔名家任哲中唱腔選段_任哲中秦腔經典唱段

張世軍先生(1940?1990~51)甘肅靜寧縣人,國家二級演員,著名秦腔須生表演藝術家。

粉墨三十年,夢斷梨園路;

報飲秦腔淚,最恨金沙灘。

金沙灘立馬橫刀胡兒盡喪膽;

打鎮臺揚袍舞袖權貴皆驚魂。

任哲中秦腔經典唱段_秦腔名家任哲中唱段_秦腔名家任哲中唱腔選段

康少易先生(1943?)西安市人,享有“秦腔武生泰斗”之稱。國家一級演員,馳譽大西北。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秦腔代表性傳承人。康少易為秦腔武生唯一傳人。

秦腔名家任哲中唱腔選段_秦腔名家任哲中唱段_任哲中秦腔經典唱段

胡屯勝先生(1958?1995~38)禮泉人,秦腔“任派”戲劇傳承人,他演的“周仁”曾名噪一時。只可惜英年早逝,實為秦腔界的一大損失,真令人痛心疾首。

任哲中秦腔經典唱段_秦腔名家任哲中唱段_秦腔名家任哲中唱腔選段

齊曉春先生(1968?2017~50)周至縣劇團副團長。秦腔須生、紅生演員,師承雷開元。

秦聲猶在風云上,

唱腔常留天地間。

英年早逝齊曉春,

余音繞梁《下河東》。

趙玄朗三載不見余音繞梁,

鐵嗓王三秦劇壇望眼欲穿。

訝嘆聲聞好紅生,

梨園一介下河東。

馬岐山頭曾兩見,

梨花三月哭祭靈。

秦腔根植于關中一帶,盛行于西北大地。藝術家們在自己漫長的藝術生涯中,矢志不渝,百折不回,將藝術價值和人生價值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塑造了大量特色鮮明、風格顯著的藝術形象。有的堪稱戲曲唱腔和角色表演上的標本之作,開山之作,為秦腔表演藝術的傳承、發展和創新作出了積極而重要的貢獻。

秦腔是西北人的夢,秦腔是西北人的魂,秦腔的語言最“陜西”,秦腔的性格最“陜西”!

愿秦腔經典得以傳承,藝術思想不斷發展;愿秦腔堅守本源,蓬勃向前!讓秦腔在中國舞臺上煥發出恒古常新的獨特魅力!

作為渭北高原上土生土長的我,酷愛秦腔,更癡迷于秦腔人的故事。

2022年元月26日于合陽

作者簡介

秦腔名家任哲中唱腔選段_秦腔名家任哲中唱段_任哲中秦腔經典唱段

王秀麗:微信名,半閑居士,陜西渭南合陽人,中學英語高級教師,敬畏文字,熱愛生活,酷愛秦腔和書法藝術欣賞。退休后,寫字、唱秦腔成了我的習慣和樂趣。

作者近期作品展示

王秀麗 || 大集體時代的記憶

王秀麗 || 深秋里的記憶—— 懷念伏中的兩位老師

喜歡文章內容就點“在看”分享給好友吧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