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小百花越劇團團長什么級別_浙江小百花越劇團副團長_浙江小百花越劇團演員

王濱梅飾演吳玉梅

浙江小百花越劇團演員_浙江小百花越劇團副團長_浙江小百花越劇團團長什么級別

《我的娘姨我的娘》劇照

浙江小百花越劇團演員_浙江小百花越劇團副團長_浙江小百花越劇團團長什么級別

浙江小百花越劇團演員_浙江小百花越劇團團長什么級別_浙江小百花越劇團副團長

保爾

近年來,圍繞建設文化強國新戰略和“建設美麗浙江,創造美好生活”新目標,浙江省屬文藝院團深化改革,內抓管理、外拓市場,迸發了新的生機與活力。浙江省委書記夏寶龍最近在走訪調研省屬院團后指出,文藝院團是文化宣傳工作的主陣地,要堅持正確導向,不忘擔負的政治責任。他要求,要配強班子,帶好隊伍,樹立正氣,展現良好的精神狀態,保證隊伍健康發展,提升整體藝術水平。浙江越劇團等一批各具特色的院團改革發展實踐,構成了當下深化文藝院團改革、推動完善文化管理體制和生產經營機制的“浙江樣本”。

第十三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入選作品、首都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5周年優秀劇目展演獻禮劇目《我的娘姨我的娘》劇照。

翻開8月28日《中國文化報》2版,浙江越劇團創演的《我的娘姨我的娘》榮登第十三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入選作品名單。這出取材于真人真事的現代越劇不僅讓“浙越出品”這張文化名片越發亮麗,且進一步印證了該團近年來打造精品、走特色發展之路走對了。

打造精品,走特色發展之路

進入新世紀以來,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多元化,戲曲卻日益邊緣化。杭州后起之秀浙江小百花越劇團的“青春靚麗”,對浙江越劇團更是一個嚴峻挑戰。

對此,浙江越劇團團長陶鐵斧介紹,浙越班子沉著冷靜、審慎分析,提出了科學發展思路,即強化內部管理建設,逐步形成堅持特色、打造精品、錯位發展、良性循環的浙江越劇團發展之道。

浙越人認為,越劇男女合演在表現現實題材方面具有獨特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和優勢。他們選取符合劇團優勢特色的創作題材,調集全團優質資源,強力打造男女合演的精品劇目,形成與浙江小百花越劇團“唯美詩意”不同的定位。同時,加強劇團的管理機制建設,為精品劇目的創作、實施和呈現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定位正確、機制創新讓浙江越劇團收獲了一連串碩果。2009年以來,浙江越劇團連續5年超額完成浙江省文化廳的演出場次及演出收入目標;陸續推出了《紅色浪漫》、《九斤姑娘》、《五市街風情》、《我的娘姨我的娘》等作品,被列入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資助劇目并獲得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等獎項;國家一級演員華渭強、王濱梅相繼摘取第25、26屆中國戲劇梅花獎……浙越名聲也越來越響亮了。

源于“非典型性”英雄的一次創作

取材于真人真事的現代越劇《我的娘姨我的娘》是浙越接到的一個源于“非典型性”英雄的創作。

據陶鐵斧回憶,2011年7月8日,《光明日報》在一版頭條刊登了浙江省臺州市玉環縣海山鄉衛生院醫生吳棣梅39年扎根海島為群眾服務的事跡。吳棣梅克服種種困難,刻苦鉆研各科醫學知識,39年始終堅守海島,把“立志從醫為鄉親,哪有困難就有我”作為自己的職業準則,滿腔熱情地為島上病人服務,為患者排憂解難,忠誠履行一個基層醫務工作者的神圣職責,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譜寫著救死扶傷的感人篇章,贏得了群眾的廣泛贊譽。

為擴大這一事跡的影響,浙江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廳決定將吳棣梅“甘于清苦,執著奉獻”的經歷搬上舞臺,浙江越劇團接受了這一充滿挑戰的創作任務。

但以真人真事為題材的現代戲創作難度很大,“命題作文”“理念先行”往往會讓劇目落入“高大全”、概念化或空喊口號的主題抒發窠臼,現代題材也讓傳統戲曲最擅長的程式化表演難于展現。而取材于吳棣梅事跡的創作還有一個難處——這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非典型性”英雄,雖然吳棣梅獲得過“全國衛生系統創先爭優先進個人”等榮譽,可她終究是一位沒有驚天動地事跡的鄉村醫生,只有一萬余個日日夜夜腳踏實地的堅守崗位。

為此,浙江越劇團邀請了著名編劇余青峰擔綱編劇,上海戲劇學院導演系主任盧昂任導演,組建了包括中國國家話劇院一級舞美設計劉科棟、著名越劇音樂設計劉建寬、著名燈光設計師周正平、著名戲曲服裝造型設計師藍玲等一批國內頂尖的戲劇舞臺藝術創作人員在內的主創團隊,并排出最強的演員陣容,王濱梅、華渭強兩位更是梅花獎獲獎演員。

讓現代戲回歸藝術本真與原點

2012年,劇目創作資料收集整理與下基層體驗生活工作陸續展開。

“娘姨”是浙江方言,在當地指的是母親的姊妹浙江小百花越劇團演員,又或是養母或乳娘。在玉環縣,“棣梅娘姨”是個無人不曉的名字,一聲聲親熱的“娘姨”,就是淳樸的百姓對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吳棣梅最好的褒獎。在得知“棣梅娘姨”這個稱謂所包含的情感元素后,主創團隊將劇目定名為《我的娘姨我的娘》,雖有點拗口,但樸實而真誠。

而后,從初稿到定稿的創作,反復研討,歷經9次修改。最后,編劇余青峰和主創團隊終于對劇本達成共識:懸壺40余年,平平淡淡,風雨無阻,吳棣梅就是全鄉5個海島、4000多戶人家、7000多個村民心中的長明燈,她平凡而溫暖,妥帖守護著海島上的每一個生命。

導演盧昂將這部作品定位在“平實、真切、深情、詩意”。平實,在于這是真實的生活,并非編劇、演員編造出來的故事;真切,在于戲劇沒有虛假化、造作化、概念化的表達,體現出真實感;深情,在于吳玉梅對海島居民那份純粹、深沉的愛,情懷樸素而深切;詩意,用水天一色的舞臺表現使該劇更唯美高雅。

對浙江越劇團而言,《我的娘姨我的娘》是一次機會——一次摒棄宏大華麗的“英雄敘事”,讓現代戲回歸藝術本真與原點的機會。

沿著這樣的創作思路,劇本描述了幾個看似夸張但確實發生過的情節,通過這些真實的細節開掘人物的內心和人性的幽深之處。比如,劇中人物吳玉梅因妹妹病逝而決定一直留在島上,就是發生在吳棣梅身上的事。當年浙江小百花越劇團演員,島上沒有醫生,吳棣梅眼看著妹妹去世,以己度人,她再也不愿離開,不愿再有別人的妹妹也發生同樣的悲劇。再如,吳玉梅從一個小島接生完孩子返回,臺風提前抵達,船夫將她綁在船上是為了如果意外發生還能找到尸首,這一細節也是居住在海島的觀眾都能證實的經歷。

在舞臺呈現上,《我的娘姨我的娘》選擇了虛實相間,用LED投影、大屏幕、瓦檐、木棧道等營造了一個介乎現代戲常用的寫實與傳統戲曲常用的寫意之間的舞臺環境。而“戰臺風”一場,聲光電中的雷雨閃電、絕美大海里的孤島、翻滾不息的海浪、臺風中飄忽不定的舢板小船,加之演員精準投入的表演與深蘊情感的唱腔,都在某種層面上與主人公的信仰與堅持形成了呼應。

不要歌頌要感動,激發正能量

恰如吳棣梅在日記中所言,“生命不在于有多少歲月,在于歲月里有多少生命,用我的生命去扶持另一個生命,就像用蠟燭點燃蠟燭。”現代越劇《我的娘姨我的娘》傳遞的就是這份平凡卻偉大的正能量。

2013年11月6日浙江小百花越劇團演員,《我的娘姨我的娘》作為浙江省第12屆戲劇節開幕大戲在浙江省人民大會堂首演,臺上臺下流動著感人的音符。在這次展演中,該劇以專家學者與觀眾公認第一的成績,力壓數十臺參演大戲,奪得浙江省第12屆戲劇節“新劇目大獎”。

隨后,浙江越劇團帶著這出大戲走進城市、鄉村以及海島。從今年2月開始,《我的娘姨我的娘》在杭州勝利劇院駐場演出45場,場場滿座,近4萬人觀看了演出。浙江大學、杭州師范學院、武警杭州醫院、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等單位紛紛組團觀摩。

“以前我愛看傳統戲,但看了《我的娘姨我的娘》以后,覺得這樣表現身邊人、身邊事的劇目才接地氣,劇中傳達的正能量也給我的工作帶來很大鼓勵。”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金醫生觀后評價。

口耳相傳中,“娘姨”的故事越走越遠,感動著越來越多的平凡人。

5月,《我的娘姨我的娘》回到故事的發生地玉環。臺上女主角吳玉梅的原型吳棣梅坐在臺下,和坐滿過道的上千觀眾一起,哭了又笑、笑了又哭。玉環縣海山鄉鄉長陳君欽觀劇后說,《我的娘姨我的娘》情節真實感人,很親切,整出戲體現了主人公始終把群眾裝在心里,把人民放在第一位的精神,而這正是現實生活中吳棣梅的寫照,戲中主人公吳玉梅把白大褂披到最后,現實中吳棣梅也是如此。

迄今為止,現代越劇《我的娘姨我的娘》已演出50多場,還將在浙江越劇團的常駐劇場中作固定輪次的演出。

唱響主旋律、激發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前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的一個重點。無私的海島醫生、平凡的點點滴滴,感動恰恰在于這份平凡,正能量恰恰在于這是一個普通人都能做到但很難堅持去做的平凡事。浙江越劇團創作的現代越劇《我的娘姨我的娘》讓每一個觀者相信,如果每個人都能堅守自己的平凡崗位,也能成就人生的不平凡,讓社會充滿向善、向上的力量,變得更加和諧美好。

源自:中國文化報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