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大劇院與上海弘依梅京劇團特別策劃“八月十五月光明”系列京劇演出上演
9月9日至11日,國家大劇院與上海弘依梅京劇團特別策劃“八月十五月光明”系列京劇演出,誠邀廣大戲迷、觀眾來看好戲,共度佳節(jié)!上海京劇院梅派青衣史依弘領銜,聯袂北京京劇院張建峰、楊少彭、常秋月等,帶來《四郎探母》《紅鬃烈馬》《貴妃醉酒》,京劇名家合作傳統名劇,眾星熠熠增色月夜良辰。回顧三天的演出,家國情的《四郎探母》、夫妻義的《紅鬃烈馬》、帝妃戀的《貴妃醉酒》,都和中秋的主題關聯著,也各有千秋——它們既是京劇觀眾最喜歡看的戲,也是史姐姐常演的戲。
史依弘,上海京劇院梅派青衣,國家一級演員史依弘京劇名段欣賞貴妃醉酒,師從著名武旦表演藝術家張美娟與戲曲聲樂教育家盧文勤,以及京昆界眾多藝術名家,才貌俊美,文武兼擅。
畢業(yè)于首屆中國京劇優(yōu)秀青年演員研究生班。曾獲中國戲劇梅花獎、全國中青年京劇演員電視大賽優(yōu)秀表演獎、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主角獎,及全國“三八紅旗手”“上海市領軍人才”“上海市三八紅旗手標兵”“上海市勞動模范先進工作者”等稱號。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青聯副主席,享“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中宣部“四個一批”文藝人才。代表作品有《扈三娘與王英》《貍貓換太子》《情殤鐘樓》《新龍門客棧》《白娘子·愛情四季》《寶蓮燈》《楊門女將》《白蛇傳》《百花公主》等。參與音樂家譚盾的多媒體音樂劇《門》和《》新世紀交響音樂會的演出,出演2012版《牡丹亭》等,創(chuàng)新迭出。
此次演出中,《四郎探母》是生、旦唱腔成就較高的傳統戲之一。尤其《坐宮》一場,幾乎囊括了西皮唱腔的全部板式,通過板式的變化、多層次地揭示了人物的情緒變化,是一出極著名的生、旦唱工戲。此外,該戲著眼于戰(zhàn)爭中人的“情感”,淋漓盡致地抒發(fā)了母子、夫妻、兄弟之間的種種人倫之情,蒼涼凄楚,哀婉動人。思鄉(xiāng),思親,都在悲咽的唱調中達到了極致。
《四郎探母》中,史依弘一人與北京京劇院合演,鼓師和琴師也是初次聯手,但傳統戲皆出自幼功和多年舞臺歷練,業(yè)務精熟,一絲不茍,演來得心應手,激發(fā)新的創(chuàng)作熱情,百看不厭絕非虛言。
《紅鬃烈馬》講述了王寶釧與薛平貴,一場跨越了18年的等待。18年,曾經滄海難為水。昔日花郎終成君主,更有美人相伴,但別后的凄涼也一直存于心;昔日大家閨秀獨守寒窯,人面不知何處,綠波依舊東流,心酸難以一言盡。少年子弟江湖老史依弘京劇名段欣賞貴妃醉酒,紅粉佳人兩鬢斑。這般動人的等待,讓看戲人看到了對愛情勇敢、堅持的王寶釧,也映照出當下這個時移情易、愛恨匆匆的時代。
“八月十五月光明”,戲中薛平貴的一句唱,應景今晚中秋佳節(jié)。薛平貴與王寶釧在武家坡重逢,韶華俊容不再,薛平貴用一個薛大哥同袍的人設,對著王大嫂說出把她盼望的家信遺失了的偽事實時,就唱了這句西皮導板,接下來更塑造了一個“運不通”的悲苦軍漢形象。
西皮快板生旦對唱聽起來過癮,王寶釧回轉寒窯,臨水盆自鑒,不由驚呼“十八載老了王寶釧”,于是讓丈夫退后再退后,一個訴“妻啊,后面無有路了”,一個哭“后面有路,你還不回來呢”。
此次雖是史依弘再一次和楊少彭合作,卻也是他們第一次聯袂演繹《紅鬃烈馬》,“武家坡”的對唱是全劇華彩段落,歷經滄桑人到中年才得以重逢,都有委屈無奈,而男人還在打趣女人,這讓女人更多了憤怒。
《貴妃醉酒》經梅蘭芳先生的創(chuàng)作、表演而廣為人知史依弘京劇名段欣賞貴妃醉酒,是梅派代表劇目之一。通過動作和唱詞、曲調,表達楊貴妃由期盼到失望,再到怨恨的復雜心情。其中,楊貴妃的“臥魚”、三次下腰飲酒等動作,充分體現了梅派藝術的高級美。一出寫醉人醉態(tài)的戲,自始至終充滿美的線條和韻律。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