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綱首度來滬唱京劇,麒派“四郎”同臺演
既不是來錄節目,也不是來說相聲,昨天相聲名家郭德綱來滬直奔上海京劇院排練廳。12月24日和25日,他將作為麒派弟子和麒派掌門人陳少云、麒派第四代傳人魯肅以及有“京劇神童”之稱的陶陽,在蘭心大戲院共同獻上2晚京劇麒派專場。這不僅是郭德綱第一次來上海唱京劇,也是麒派京劇《四郎探母》的罕見回歸。
圖說:郭德綱和陳少云 主辦方供圖
喜歡郭德綱的人都知道,除了說相聲,他最大的愛好就是唱戲,尤為喜歡京劇中的麒派藝術。2016年,郭德綱以弘揚麒派為己任創辦了麒麟社,“麒麟”二字即意在紀念麒麟童周信芳。在麒派弟子的引薦下,郭德綱得以拜麒派老生趙麟童為師,因趙麟童患腦梗不愈,臨終也沒完成拜師儀式。今年9月,郭德綱在師母陳唯唯和師兄、京劇麒派傳人陳少云等人的見證下,在浙江金華補行拜師趙麟童,正式入室京劇麒門。
盡管入了師門,但郭德綱唱戲的水平究竟如何?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上世紀八十年代,郭德綱曾經唱過5年的戲,那時候說相聲掙不著錢,他就搭小班、跑簾外,風里來雨里去,唱一出戲掙6塊錢,會因為漲到9塊錢興奮不已。粗算,傳統評劇他大約唱了140多出,河北梆子也有幾十出,基本觀眾點什么他就得會什么。對于自己的水平,郭德綱一直很謙虛:“可能就是人緣還行,大家都知道我,但是水平很一般。”陳少云對師弟則毫不吝嗇贊美之詞:“郭德綱非常聰明,會的戲很多,我們行話說‘肚囊寬’。再一個,他嗓子特別好,我經常跟他說你這嗓子應該唱高派。”
圖說:郭德綱排練中 主辦方供圖
此次演出第一晚是《四郎探母》,第二晚是麒派折子戲。相比聽得更多的余派和楊派,麒派的《四郎探母》因沒有完整資料留存而不常在當今舞臺演出,郭德綱自己也是尋訪當年聽過麒派現場的老先生,再加上自己琢磨才完整順出了這出戲。除了扮演楊四郎,郭德綱這次票戲玩心大起,還將扮演佘太君和嚴嵩,跨老生、老旦和花臉3個行當。陳少云此前專門在微博上向郭德綱喊話:“師弟,你頭天‘一趕二’,第二天‘雙出’,真的辛苦啦!”(新民晚報記者 趙玥)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