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可少的小花臉——《女起解》中的崇公道
《女起解》又名《蘇三起解》,是傳統經典劇目《玉堂春》中的一折,來源自明代馮夢龍所纂輯的《警世通言》第一篇《玉堂春落難逢夫》。“解”在此處意為發送,起解就是上路的代稱。
《玉堂春》講述的是名妓蘇三的傳奇故事。她與王景隆兩相鐘情,但王被老鴇逐出門外,而蘇三則被騙賣到沈家為妾。沈家大娘皮氏與人有奸,后誣告蘇三謀殺丈夫。蘇三屈打成招,被定為死罪。
恰巧王景隆金榜題名、出任山西巡按,密訪洪洞縣,探知蘇三冤情后,即令押解蘇三到太原。于是,蘇三由老解差崇公道提解,途中蘇三苦訴冤情,崇公道非常同情,加以勸慰,并鼓勵她在公堂上討回清白,還將她收為義女。《女起解》一段演繹的便是崇公道押解蘇三上路的情景。
《女起解》中的蘇三是正旦,其余崇公道、禁卒、獄官等都是丑角。但崇公道可不是個可有可無的人物,而是一個必不可少的小花臉。他的存在恰恰的印證了“無丑不成戲”這一俗語。劇中的他事事練達、機智高尚,時時襯托著女主角蘇三,為后面蘇三冤情獲得平反,和丈夫歡喜團聚埋下伏筆,并應證了崇公道的口頭禪——“公道不公道,只有天知道。”
《女起解》用的是西皮慢板,一板三眼,比原板慢了一倍,特別適合抒情,戲中蘇三和崇公道的對話,敘事中滿含深情。此劇中的崇公道有大幅京白,有道是“三年胳膊五年腿,十年練不出一張嘴”,念白在丑角藝術表演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如名丑蕭長華先生扮演的崇公道,他嗓音清脆,念白利爽,使人聽后感到流暢爽朗,富有一種音樂的美感。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