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樂平摘得“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桂冠
中新網江西新聞11月12日電(程萬海)11月12日,從江西省樂平市文廣新旅局傳來喜訊,文化和旅游部2021至2023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名單正式公布,憑借流傳千年的贛劇這一特色民間文化,樂平市成功入選該名單,榮獲“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稱號。
樂平是著名的戲曲之鄉,中國古代戲曲聲腔樂平腔的誕生地,也是當代贛劇的主要發源地之一。贛劇和古戲臺,是這座千年古縣的靚麗文化名片。今年以來,樂平市委、市政府特別重視贛劇文化建設工作,將“復興贛劇”工程列入“十四五”發展規劃,大力扶持贛劇藝術傳承與創新,在體制改革、培養贛劇人才、提供服務方式等方面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樂平有著得天獨厚的地方文化和戲曲資源,以及深厚的群眾基礎。”樂平市文廣新旅局局長胡旺仁介紹說,該市扎實開展“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的申報和創建工作,著力在加強鄉鎮公共文化服務中心建設上下功夫,在推進贛劇進校園、進鄉村活動上做文章,在創新文化惠民服務和促進文旅融合發展上求實效。經過半年多的艱辛努力,樂平順利通過了國家、省兩級專家評審和現場評定,最終摘得“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國字號桂冠。
胡旺仁告訴記者,樂平不僅有專業創作贛劇的團隊,也有400多名贛劇專業從業人員,還有170多個串堂班,常年坐唱人員更是多達1000余人,城鄉逢年過節都有贛劇演出活動,全市上下學贛劇、唱贛劇、演贛劇的群眾文化活動遍地開花。“戲曲演出和古戲臺營造齊頭并進的現象,在全國絕無僅有?!焙收f。
記者采訪獲悉,除疫情期間外,樂平贛劇演出非?;钴S,年均演出多達700余場,觀眾更是高達600多萬人次。贛劇,早已成為樂平人不可或缺的民間文化藝術精神食糧。
據悉,樂平市先后籌措巨資建起了贛劇主題文化廣場、中國古戲臺博物館,向大眾普及贛劇和古戲臺文化;開展了“贛劇進校園、進鄉村”活動,打造了“贛劇文化周”品牌和贛劇文化精品村,弘揚贛劇文化,享有“中國古戲臺之鄉”“江西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贛劇之鄉)”美譽。(完)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