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情不好,我就找潮劇來聽來看
越是說潮劇,越是懷念老戲。
特別隨著最近兩位老演員廖文卿和陳學希的離世,我更覺得難過,好的演員和聲音,注定陪著我走過一生。
就像我媽媽說的,她心情不好的時候聽潮劇就心清了。
我也是,我心情不好,我就找潮劇來聽來看,如癡如醉,忘記了時間和煩心事。
我一邊工作,不能看,就用聽的,來來去去都是老戲,一整集播放,一個下午或者一晚上可以聽一出戲。
或者一小段循環播放,比如最近在聽《王昭君》吳文蘭的唱段:
泣血陳情在帝階。
訴不盡漢室臣子萬千憤慨。
想高祖當年創大業。
文治武功威德治海內。
武帝先皇繼漢統。
四方征戰也歷盡了戎馬生涯。
多少辛勞多少血。
才造就太平鼎盛百余載。
到如今。
一見烽煙肝膽裂。
未舉戈茅軍先敗。
愿送賢妃甘受辱。
不究國恥圖消災。
這怎對得起歷代先皇遺圣訓。
這怎對得起滿朝文武忠義心懷。
今日里,劉文龍,狂顏直諫不惜命。
還望收回成命另做圣裁。
詞真好啊,豪邁悲愴!
望鄉臺的那段,也很好聽。我兩段輪流放著聽。
這個戲用詞之精準深邃,寫詞人的知識得多豐富,還有作曲令人聞之動容,還有吳文蘭的聲線唱功。
一聽就入心入肺。后悔太晚聽到。
臺上演員,臺下人生。
戲如人生,人生如戲。
演員要入戲,觀眾才能有共鳴。
演員無情感,為演而演。觀眾怎么會入心。
我從小看潮劇,它不止是戲,也是教人道理和做人的引導者。
比如有兩出戲,我推薦女孩子一定要看,一個是《告親夫》,一個是《恩仇記》。
這兩個戲都是講女孩子要自愛,要擦亮眼睛,不要后花園一跟公子對詩就一見鐘情,未婚先孕,后悔晚矣甚至付出生命的故事。渣男縱然可恨,女子不自愛就不可恨嗎?還有家庭教育,一定要教育好孩子,不管男孩女孩。
我經常聽《王熙鳳》和《飛龍女》,每次一聽都有不同感受,這兩個主角其實都是反面人物,但是恨不起來,甚至有點欣賞。欣賞她們的聰明和當仁不讓、野心勃勃。有野心沒什么不好的。可惜走錯了路。
最后呢,因為這三夜戲我不愛聽,所以我的心態穩如老狗,安心鉆在店里好好做單,絲毫不會因為沒得出去看戲而心浮氣躁、怨念叢生。不會一有人經過門口去看戲,就心急想出去。外面人多就亂糟糟,我心很靜。
看戲哪有掙錢香哇。不管外面如何熱鬧,我自巍然不動開我的店。
但若是老戲,名演員,我就是不掙錢,就算過鄉過里,那個村里沒有半個相識的朋友,我也要去看的。
而且這事曾經我和大聰明帶著我的爸爸媽媽真的做過的,為了去看廣東一團的潮劇,過鄉里去看,還遇到了演員陳秦夢老師,他和我爸爸握了手。
我看得眼熱,陳老師沒有半點架子的。他今年已經過世,愿先生離苦得樂。盡管我們這一生只有過一面之緣,可是潮劇里,我已經把我喜愛的演員們當成了忘年之交。
夜里戲散場了我們去吃了鱔魚面,爸爸夸好吃。鱔魚我是不吃的,我的那份是蝦和肉筋的,也很好吃。
八年了,恍如昨日。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別看一出戲而已,它有關記憶悲喜。
絮絮叨叨,皆因生活里無法訴說啊,不吐又不快!
說話間,就到第三天凌晨二點了。睡了。
【寫于2023年10月23日凌晨,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