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戲劇與人生中國戲劇,可用三句話
中、西方戲劇與人生
中國戲劇,可用三句話綜括指出其特點,即是:動作舞蹈化,語言音樂化,布景圖案化。此三者之配合,可謂是人生之藝術化,戲劇本求將人生搬到舞臺,但有假戲真做與真戲假做之別。世界即舞臺,人生即戲劇,但若把真實人生搬上舞臺去演,則為真戲假做。但京劇則是把人生藝術化了而在舞臺上去演,因此是真戲假做。也可說中國京劇中之人生比真實人生更有意義了。王國維《人間詞話》中說,文學不應有隔。但從中國戲劇來說,正是相反。中國戲劇之處,正在其與真實人生有隔。西方戲劇求逼真,說白動作,完全要逼真,要使戲劇與人生間不隔。但中國戲劇則只是游戲三味。即如繪畫,西方也求逼真,要寫實,因此連陰影也畫上。中國畫則是抽離現實,得其大意,重要在神韻,在意境,始是上乘作品。中國人作畫也稱“戲筆”,便是這意義。中國京劇亦如作畫般,亦要抽離不逼真,至少在這點上,中國京劇已是獲得了中國藝術共同精神主要之所在。西方宗教是空靈的,也是抽離現實的,因此有他們逼真的戲劇文學來調劑。中國人自幼讀經,所講全是嚴肅的人生道路,這些全是現實的,因為要有空靈的文學藝術作調劑。不論中西,在人生道路上,一張終該有一弛。如果說母親是慈祥可愛,而父親是嚴肅可畏的,則西方宗教是母親,文學戲劇是父兄;在中國儒家道德倫理是父兄,而文學藝術是慈母。中國京劇為要抽離現實,故把人生事象來
繪畫化、舞蹈化和音樂化。因為中國人對人生太認真了,故而有戲劇教人輕松,教人解脫。我們不能說中國京劇不如西方話劇之逼真,這在整個文化體系之配合中各有其分別的地位與意義。
1.能說明“中國藝術共同精神”的一項是:
[]
A.與現實保持距離,重要在神韻,在意境
B.教人輕松,教人解脫
C.藝術與人生不應有隔
D.把人生事象來繪畫化、舞蹈化和音樂化
2.對原文最后一段中有關的內容,該怎樣理解?
答:
3.根據原文所給的信息,你可以推斷出什么結論?
答: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