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兒戲曲培訓班 第九屆全國優秀兒童戲劇展演:點亮童心 放眼未來
6月8日,由文化和旅游部藝術司、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廳、南充市人民政府主辦,南充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承辦的第九屆全國優秀兒童戲劇展演在南充圓滿落下帷幕。
為期11天的展演,匯聚了全國27個省區市和中直院團的34部優秀兒童劇目、1000余名演職人員,主題鮮明、題材豐富、形式多樣、規模盛大,集中展示了近年來全國兒童戲劇創作生產和人才培養的最新成果,生動展現了全國兒童戲劇工作者奮發有為的新風貌,為廣大少年兒童提供了營養豐厚的精神食糧。
創作題材多元
兒童戲劇是我國戲劇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促進少年兒童的德育、美育以及健康成長具有重要作用。自1982年文化部在吉林長春和江西南昌舉辦首屆全國兒童劇調演以來,全國優秀兒童戲劇展演歷經40余年,已成為兒童戲劇領域的國家級藝術盛會,推出了一大批少年兒童喜聞樂見的優秀藝術作品少兒戲曲培訓班,壯大了兒童戲劇人才隊伍,促進了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此次也是文化和旅游部時隔8年后,再次舉辦全國優秀兒童戲劇展演。
縱觀入選本次展演的34部作品,從藝術形式而言,涵蓋話劇、戲曲、木偶、皮影、歌舞、雜技等藝術形式;從題材而言,既有《那山有片粉色的云》《今天我是升旗手》等現實題材佳作,也有《報童》《少共國際師》《遇見星海》等紅色題材作品,還有《龍門傳說》《小螢火蟲跟寶寶一樣……》等民間傳說、童話題材作品,以及聚焦科普的《一天零一夜》、改編自文學名著的《小溜溜溜了》等,充分展示了近年來兒童劇創作的多元化。
不斷探索創新
除了題材的豐富,兒童劇在主題開掘、舞臺呈現手段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創新與探索。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劉平看來,藝術以形象取勝,經典的藝術形象會成為一個時代藝術的重要標識。作為以孩子為主要受眾的兒童劇少兒戲曲培訓班,尤其要以鮮活的藝術形象去吸引人、感染人。“在這方面,本次展演的很多作品都非常具有說服力。比如,以川北大木偶的形式演繹‘鯉魚跳龍門’民間傳說的《龍門傳說》,成功塑造了金鯉郎、龍王、桑姑、二娃子等藝術形象。劇中木偶身形高大,酷似真人,五官靈動,四肢靈活,不但模擬人的動作,還能表現角色的感情,給孩子們帶來藝術欣賞的樂趣。”劉平說。
不同于《龍門傳說》的聚焦傳統,《一天零一夜》則放眼于未來。《一天零一夜》以弘揚新時代中國精神為核心創作立意,在童真童趣中科普航天潛海知識。在表現手段上,該劇運用充滿科技感的舞美設計,豐富和提升傳統木偶劇目的表現形式,使木偶藝術煥發出新的生命力,在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上作出了有益探索。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在作品創作中不斷創新,兒童戲劇藝術工作者在藝術普及與作品傳播方面也進行了諸多嘗試。在《遇見星海》創作之初,本著藝術普及與傳播同等重要、同步進行、讓宣傳走在前頭的原則,西安兒童藝術劇院早早著手制定宣傳方案,務求簡短高效、生動有趣、互動性強。“排練期間,傳播推廣線上線下并進,先后通過‘小小音樂家’征集活動、戲劇工作坊、跟著老腔藝人學老腔等方式,讓孩子走近劇中人物。通過前期廣泛的宣傳,也讓孩子了解了西安兒藝人的工作日常,感悟文藝院團的文化傳播使命,兒童劇的種子在潛移默化中播撒開來。”西安兒童藝術劇院院長王麗虹說,聽到孩子們說出“長大后,我也要來兒藝工作”這句話時少兒戲曲培訓班,她心中涌起的不僅僅是感動。
“此次展演是對近年來全國兒童戲劇的展示與檢閱。從參演的劇目可以看出,這些年全國兒童戲劇創作成果斐然,反映了兒童戲劇藝術工作者的不斷探索與積累。”文藝評論家汪守德總結。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