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十大本戲 酷暑暴雨難消“追戲”熱情 百年三意社外埠演出再掀秦腔熱潮
酷暑暴雨難消“追戲”熱情 百年三意社外埠演出再掀秦腔熱潮
“我是靜寧縣田堡村的村民,這次聽說三意社來演出,特意趕了兩個多小時路,拉著90歲的父親和全家人來會寧看戲。中途有點下雨,但沒人離場,大家都冒著雨在看戲。氣氛太熱烈了,毫不夸張的說,在這看戲的能有好幾萬人。”甘肅戲迷張先生說。盛夏酷暑,西安百年秦腔劇社——西演·三意社于近日在甘肅會寧、成縣等地開啟了新一輪的外埠演出,不管酷暑還是暴雨,當地群眾追看西安大秦腔的人山人海熱鬧場面,令人震撼。
三意社原名“長慶班”,創始人蘇長泰,1919年正式更名為“三意社”。作為全國著名的秦腔劇團秦腔十大本戲,三意社長期活躍于戲曲舞臺,為秦腔劇種的繁榮和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演出大量優秀劇目,并涌現出蘇哲民、蘇育民、肖玉玲等大批著名秦腔大家。
2023年6月21日至25日,百年三意社來到了甘肅會寧開啟本輪外埠演出首站,演出了《忠保國》《清風亭》《楊門女將》《火焰駒》《金沙灘》《周仁回府》等10場秦腔經典大戲。演出現場,車轂擊秦腔十大本戲,人肩摩,熙熙攘攘、氣氛熱烈。三意社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在現場,不僅有從甘肅周邊地區趕來看戲的戲迷,甚至有從新疆、江蘇、云南等地遠道而來的觀眾。
6月24日晚,在經典大戲《鍘美案》開演之前,當地突降暴雨,雨水順著篷布邊緣淹濕了上下場口,后臺難有下腳之地,舞臺與觀眾之間仿佛隔了一道水簾。但臺下的觀眾們不僅沒有出現騷動,還紛紛穿上了提前準備的雨衣,在大雨中靜靜等待著好戲的開場,“淋點雨算啥秦腔十大本戲,這么好的戲幾年都看不上一回,舍不得走。”全體演職人員被觀眾們的堅守深深打動,更加賣力地投入到演出當中。
6月25日晚12時許,伴隨著觀眾們激烈的掌聲和吶喊聲,百年三意社在會寧的演出圓滿落幕。26日清晨,全體演職人員馬不停蹄趕赴位于甘肅隴南的成縣,并于6月27日至7月3日,在成縣成州體育中心開啟《忠保國》《金沙灘》《三滴血》《安國夫人》《周仁回府》《下河東》《生死牌》《楊門女將》《火焰駒》《竇娥冤》《鍘美案》《龍鳳呈祥》《大登殿》13場經典大戲的持續演出。
“我們希望在連續不斷的外埠演出中,把來自古城西安、三秦大地的秦腔好聲音,唱給更多觀眾。”西演·西安三意社社長侯紅琴說,“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當代生活緊密擁抱,讓更多人感受西北大地上的音律與熱情!”(文/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孫歡 三意社供圖)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