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劇十八里相送 茅威濤使命感成就時尚越劇(圖)
茅威濤
“其實我們越劇演員就是手藝人,既然祖師爺賞飯吃,我們就應該對得起祖師爺。。”昨日,著名尹派小生、越劇表演藝術家茅威濤來漢——她主演的兩臺大戲:時尚版越劇《梁山伯與祝英臺》和《陸游與唐婉》從今晚起將在武漢劇院上演。記者采訪時,從她的話語之間越劇十八里相送,可以感受到她對越劇藝術的熱愛與堅守。
記者 徐迅
新版《梁祝》
更符合現代審美
“梁祝”的故事在中國廣為流傳,無論是在戲曲舞臺上還是影視劇,“梁祝”都一再被演繹,越劇舞臺上,《梁祝》作為傳統劇目也唱了幾十年,此次由浙江小百花越劇團帶來的時尚版《梁祝》,如何用新瓶裝舊酒,用時尚元素來體現傳統韻味?
茅威濤表示,時尚版《梁祝》是對經典的一次成功改編,更現代、更時尚,同時又不丟棄傳統。
在越劇界一向以時尚創新著稱的浙江小百花越劇團對時尚版《梁祝》的演繹,并沒有時下慣用的“顛覆經典”手法,而是對經典的重述。故事大綱上,充分考慮了老觀眾的口味,其基本框架完全承襲徐進先生當年的劇本,“草橋結拜”、“十八相送”、“樓臺相會”、“山伯之死”等,每一幕的名稱也和當年袁雪芬、傅全香的版本相同,經典的唱段也全部保留。
不過,在細節處,時尚版《梁祝》則期望讓故事更加符合現代人的審美。所以時尚版《梁祝》強化了戲劇沖突,強化了人性剖析。“在經典版《梁祝》中越劇十八里相送,梁山伯和祝英臺的三年同窗被忽略了,他們這三年到底是怎么過的?他們的感情為什么會升華?所以我們在新版中增加了情感上的鋪墊。”
除了不斷在越劇方面進行創新,茅威濤也積極地思考著戲曲的出路。在采訪中,茅威濤不斷提到前段時間在內地巡演、十分火爆的賴聲川(blog)話劇《暗戀桃花源(blog)》。“《暗戀》貼上了臺灣的時尚標簽,就受到了熱烈的歡迎,就像大家都很追捧西方的音樂劇越劇十八里相送,卻認為中國的戲曲是落伍的。”
為了吸引更多的觀眾,特別是白領和年輕人,茅威濤一直在進行探索,從去年來漢參加“八藝節”的青春版越劇《春琴傳》,到本次的“時尚版”《梁祝》,她希望古老的越劇煥發出新的生機。“我對于傳統近乎膜拜、敬畏。我是在發展中繼承,把傳統戲曲中最精華的部分保留下來,讓它與中國傳統文化相通。”
平時,茅威濤也喜歡時尚的東西,流行的《越獄》、《欲望都市》她都會帶著好奇心去觀看,甚至一些改編自古典名著的影視劇,她也看得津津有味。“《武林外傳》我就很喜歡,雖然它有些荒誕、搞笑,但價值觀是好的。徐克的電影《梁祝》雖然故事是顛覆的,但我很喜歡,它有傳統功底,又加強了悲劇性。只要不是惡搞的、平庸的,我都不反對。”
她說,在北京奧運會召開之際,小百花曾進京演出,國際奧委會官員們前來觀看《梁祝》后,大為感動,并大加稱贊:“這就是中國的音樂劇!”這讓茅威濤很驕傲。在戲曲舞臺上幾十年,茅威濤坦言這個過程很“艱辛”,也很寂寞,“收入和拍影視劇簡直沒法比,雖然清貧,也要堅守。”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