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女拜壽越劇 越劇《五女拜壽》:人生禍福難測,為人父母別踩這些坑
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之一《李爾王》,講述的是年邁的國王李爾,誤以為甜言蜜語的大女兒和二女兒最愛他,因而把淳樸老實的三女兒驅逐到異國遠嫁。哪料李爾退位后,得到他全部國土的大女兒和二女兒,卻將他趕到荒郊野外自生自滅。從位高權重的一國之君,淪為窮困潦倒的流浪漢,可謂命運無常。
英國有莎劇《李爾王》,中國也有一部同樣展示人生禍福難測,家庭復雜百態的戲劇,那就是浙江小百花越劇團的立團劇目《五女拜壽》。
越劇《五女拜壽》
1983年,《五女拜壽》由浙江小百花越劇團演出,被長春電影制片廠拍攝成戲曲藝術片。該劇中,楊氏夫婦二老被削職為民,不得不投靠兒女來供養晚年。然而,夫婦倆明明有五對女兒女婿,卻屢屢投親被拒。
這一切生動地展現著人生之禍福難測,更是告誡著為人父母,對待家庭、對待子女,有些坑千萬不要踩。
一、偏心對待子女,卻期望得到一樣的回報。
明朝嘉靖年間,戶部侍郎楊繼康過六十大壽,五個女兒和女婿紛紛進京前來拜壽、奉上賀禮。
越劇《五女拜壽》
然而,楊家二老領養的三女兒楊三春和丈夫鄒應龍,由于家道清貧,送的壽禮只有三春給父母縫制的兩雙壽鞋。既不是親生骨肉,又送這么寒酸的禮物,導致三春夫婦一進門就遭到楊夫人的冷眼。
到了晚上,最不受寵的三春夫婦被安頓在簡陋的廚房,只有楊繼康和楊夫人的丫鬟翠云前去關心探望。
越劇《五女拜壽》
而其余的女兒女婿們,正熱鬧地為父母慶賀壽宴。歡天喜地的壽堂上,女兒女婿們爭相要讓二老來自己家安享晚年,尤其是最受楊夫人寵愛的二女兒雙桃,話說得最甜,嫁得也最富裕,因而最討父母歡心。
女兒們的待遇如此懸殊,但原本倒也井水不犯河水。
不料,雙桃的丫鬟夏蓮路過廚房,在門外取笑三春夫婦的貧困窮酸,被屋里的翠云聽見。善良的翠云不忍心三春夫婦被羞辱,與夏蓮發生了爭執,三春為了維護翠云,說了夏蓮幾句。
自家丫鬟在三春這里受了委屈,雙桃夫婦便鬧到了楊夫人那里。楊夫人逼三春夫婦給她最偏愛的雙桃夫婦賠禮道歉。雙桃更加恃寵生嬌,搬弄是非,挑唆楊夫人與三春的關系,還諷刺三春送給父母的繡鞋是下人穿的玩意兒。
越劇《五女拜壽》
楊夫人一怒之下要趕走三春夫婦。所幸三姑爺鄒應龍是有骨氣的,本就不打算長久寄人籬下,只留了一封給岳父的書信,就和三春離開楊府。
臨別前,大姐元芳想要拿些盤纏給三春夫婦,卻被同樣勢利的大姑爺阻攔。還是翠云偷偷把自己的積蓄贈予三春夫婦上路。
越劇《五女拜壽》
戲外的觀眾,一定覺得楊夫人太偏心。只看見雙桃家境富裕、嘴又甜,卻看不見她的刁蠻跋扈、嫌貧愛富。只知道三春不是親生、嫁了寒門,卻無視她善良樸實的孝心。
然而,再往深層看,與其說楊夫人只是純粹的偏心,不如說,她給予幾個女兒的寵愛不一樣,卻期望她們給父母的回報都一樣。
她明知三春不是親生,但依然認為,三春應該像幾個親生女兒一樣厚待父母。明知三春家境不好,也同樣認為,三春的壽禮應該和她的姐妹們一樣華麗體面。
這一點,可以對比一下《都挺好》中的蘇母。蘇母最為人詬病的,就是她典型的重男輕女,極度偏愛兩個兒子明哲和明成,對唯一的女兒明玉卻非常冷淡。
但是,蘇母有一點,還不算太壞。
她雖然重男輕女,可她沒有仗著自己是母親,就要求不受寵的明玉也做孝順的孩子。在蘇母看來,自己對明玉的確不如兩個兒子,但是她也沒打算老了以后靠明玉供養。付出的少,便也不求回報。這方面,蘇母還算稍微公平些。
而《五女拜壽》中,從一開始,楊夫人就稱呼三春“這個領養的野丫頭”。
越劇《五女拜壽》
她對三春的感情,向來就不如幾個親生女兒。既然如此,再去要求三春和其他女兒一樣盡到同等的孝心,而且罔顧三春家境不好的客觀情況,是否太苛刻了呢?
如果她看開點,反正不是親生骨肉,就不去計較了。說不定就可以:一來減少自己的不愉快,二來避免對三春的傷害,三來讓雙桃沒那么容易算計三春。
也幸好三春夫婦寬宏大量,從來沒記恨過母親的偏心。若是換個心有不甘、不肯妥協的子女,只怕家里的風浪會更加難以停息,甚至唱一出《甄嬛傳》也未可知。
二、給不被偏愛的子女斷了后路,導致自己少了一條后路。
這一邊,在雙桃的刻薄教唆、楊夫人的疾言厲色之下,被趕走的三春夫婦與偷偷前來送行的翠云含淚告別,離開了楊府。從家鄉遠道趕來,又遠道趕回。
那一邊,楊繼康上朝前還風風光光,下朝后卻驚魂落魄。原來,他的堂弟楊繼盛彈劾奸臣嚴嵩不成,反被嚴嵩誣陷,現已打入大牢。這也株連到楊繼康一家,大禍臨頭是早晚的事。
越劇《五女拜壽》
風云突變,楊家的幾個女兒女婿瞬間呈現出活靈活現的眾生相。
最受寵的二女兒雙桃,第一個借口說自己蘇州家中有急事要趕回,處處由著妻子拿主意的二女婿也跟著快步離開。
大女婿諷刺岳父目光短淺,說是倘若早些和嚴嵩交好,也不會遭此大難。大女兒元芳心疼父母,卻被大女婿無情地帶離了楊家。
越劇《五女拜壽》
四女兒四香和五女兒五鳳,兩姐妹的丈夫也是一對兄弟。兩對夫婦既不忍心丟下二老,又因為年紀最輕、尚且應對不了這種危機四伏的場面。楊家二老也不強求,放兩個最小的女兒回夫家去了。
此時,楊繼康想起三春和鄒應龍夫婦,可是兩人早已被逐出楊府。再打開鄒應龍留給楊繼康的書信,原來鄒應龍在信中獻計,讓岳父暗中配合楊繼盛,聯手鏟除嚴嵩。
三春善良有孝心,鄒應龍出身清貧卻為人正直、胸有韜略,遠比其他幾個女兒女婿靠得住。然而,只因三春夫婦是失寵的小輩,隨便找個理由就被趕出楊府。
當時看來,是斷了夫婦倆在楊府的后路??扇缃裨诙峡磥恚置魇菙嗔俗约旱囊粭l后路,而且顯然是最保險的一條。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還沒來得及感嘆錯待了三春夫婦,宮中的圣旨已經下達到楊府。楊繼康被削職抄家,逐出京城。
無奈之下,二老只好去投靠除了三春夫婦以外的女兒女婿們。路遠迢迢,一路上陪伴照顧二老的,只有一個忠心耿耿的翠云。
越劇《五女拜壽》
對于像楊家二老這樣,有著不止一個子女的父母來說,要做到對子女完完全全不偏心,的確有點難度。
可是,對待不被偏愛的子女,不要太刻薄、太忽視,應該比一碗水端平要容易得多。
何況,從理性上分析五女拜壽越劇,越是不被偏愛的孩子,就越是不應該被冷落。
不被偏愛的孩子,由于長期缺少關注,往往會更珍惜父母對自己難得的重視。他們只要感受到父母的一丁點兒關愛,便會牢記在心,甚至會加倍努力,變成一支潛力股。
說到這里,不得不說起《甄嬛傳》中的四阿哥弘歷。
皇后收養了三阿哥弘時,宮女剪秋曾建議皇后把四阿哥也收養了。但皇后認為四阿哥不受皇上重視,生母身份低微,便沒有這個打算。結果四阿哥被甄嬛收養,在甄嬛的輔助下登上了帝位,讓皇后竹籃打水一場空。
多子女的父母,對待子女難免會既有偏愛的,又有冷落的。
對于偏愛的子女,像二女兒雙桃,過分的溺愛,太容易有惡果。
對于不被偏愛的子女,像三女兒三春,不求萬千寵愛,但也需要起碼的關懷和愛護。哪怕不為這個孩子本身,至少也為了整個家庭的和睦與團結。
三、以為家族興旺、子女孝順就能平安順遂,卻忘了命運之無常。
楊繼康和楊夫人被削職為民后,踏上了投奔女兒女婿的艱辛跋涉。
先是來到大女兒元芳和二女兒雙桃所在的蘇州。
元芳為了收留父母,不惜下跪懇求丈夫,卻被暴戾兇狠的大女婿家暴,此時大女婿已經認了奸臣嚴嵩為義父。
越劇《五女拜壽》
雙桃見父母被削為民,身無分文,立刻拋了親情孝道,轉眼不認爹娘。雙桃的丫鬟夏蓮,見老東家失勢,也為了拜壽當日的爭吵,打了翠云一巴掌。
越劇《五女拜壽》
老倆口悲憤卻也無奈,只得離開蘇州,前往杭州,投奔最小的四香和五鳳。
兩個小女兒和女婿倒是有孝心,希望二老在杭城安度晚年。然而,兩個女兒的公公,也是楊繼康的同窗陳松年,卻因為害怕遭到嚴嵩一黨的報復,還是狠心趕走了老倆口。
此時已是寒風凜冽的嚴冬,翠云陪著年邁體弱的老倆口,硬生生忍著饑寒交迫來到南京。眼下老倆口唯一的希望,居然只有當初被趕出楊府的三春夫婦。
也許是上天不忍心楊家二老被這般折磨,不忍心忠心耿耿的翠云陪著受苦。翠云在冒雪乞討時暈倒在地,被三春的小叔,鄒應龍的弟弟鄒士龍救下,從而也讓楊家二老和三春夫婦團聚。三春夫婦對于當初趕走他們的楊夫人不計前嫌,終于讓楊夫人認清,誰是真心孝順的好兒女。
越劇《五女拜壽》
遙想當初喜氣陣陣的壽堂,楊家二老自以為承歡膝下的滿是孝子孝女。孰料一朝飛來橫禍,被貶為庶民的二老,嘗遍了人間百態的世事無常。
本以為五個女兒,總有安身之所。未曾想,大女兒沒了娘家的權勢五女拜壽越劇,自己的日子也不好過。二女兒虛偽貪財,只認富貴不認親情。四女兒和五女兒在家中做不了主,有心無力。
而不是楊家二老親生、也曾受盡不公平待遇的三春,和三女婿鄒應龍,卻最心胸寬廣,善良溫厚。
家族再興旺,一朝無妄之災,無力維持昔日繁盛,只能各奔東西。
子女再孝順,落難之時,也保不定有人自顧不暇,有人翻臉無情。
世事無常,好比《紅樓夢》秦可卿臨終托夢給王熙鳳:月盈則虧,水滿則溢五女拜壽越劇,盛筵必散。
秦可卿勸王熙鳳,趁賈府的富貴榮華尚在,要在祖輩的墳地宗廟附近多置辦房屋田產和家塾,萬一哪天賈府衰敗,也有居所可以自給自足,子孫還能在家塾讀書成才。因為古代祭祀相關的產業是不會被充公的,子孫后代的生活就能繼續有保障。
越劇《五女拜壽》
結合這一點,再用現代一些的觀點來看《五女拜壽》中的楊家二老:
如果老倆口在朝堂風光之時,就著手預備點秘密又安全的產業,以備不時之需。那么即使被削為庶民,也不會沒有容身之處。
如果老倆口在女兒們的婚姻上多多擦亮眼睛,說不定就能早點識破,那些平日里最會獻媚奉承的小輩的真面目。
如果老倆口對于貧窮的三春夫婦多一點好臉色,或許,這層親情關系能夠始終和諧,老倆口也不必在三春夫婦以德報怨時無地自容。
可惜,這些都沒有。不過,也不能全怪楊家二老。
畢竟,鮮花著錦、烈火烹油的盛景時刻,多數人是會習以為常的,以為這繁華興盛可以永葆無虞,以為今日的歡樂可以明日復明日,甚至于忘了留個心眼來居安思危。
越劇《五女拜壽》
和莎翁《李爾王》的悲劇結局不同,《五女拜壽》還是讓好人有好報,壞人自遭殃。
高中狀元的鄒應龍扳倒了嚴嵩一黨,為岳父楊繼康沉冤昭雪。三年后,又值楊夫人過壽,翠云被楊家二老收為義女,與救她的鄒士龍成了親。
楊府壽廳喜氣洋洋,楊家院外,一座大門擋住了投靠奸黨的大女婿,唯利是圖的二女兒夫婦,和仗勢欺人的惡婢夏蓮。
越劇《五女拜壽》
越劇《五女拜壽》
越是悲喜交集的作品,便越是體現人生的跌宕起伏。
楊繼康和楊夫人,原本可以擁有一個人丁興旺、和和美美的大家庭,偏偏在對待子女的問題上,踩了不該踩的坑。
對偏愛的子女,看不見其人性隱患,導致后續的禍不單行。
對不被愛的子女,既苛刻地要求他們履行同等義務,又不給他們作為小輩應當得到的的,起碼的關心和尊重。
家族風光正盛時,沒有多多思慮世事的無常。以至于,堂堂朝廷高官,災禍突降時,除了投奔晚輩,自身毫無可以依托的后路。
人生禍福難測,為人父母經營家庭,誰也不能保證一輩子無災無禍。
但是,如果能多留心,別踩一些不該踩的坑。那么,相信每一個家庭,都能不辜負其中的每一位家庭成員。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