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梅戲紅樓夢 黃梅戲《紅樓夢》賞析:看馬蘭、吳瓊、斯淑嫻眾位名家演繹經典
《紅樓夢》是中國四大名著之首,也是一部具有世界影響力的文學巨作,書中描繪了中國古代社會世態百相,塑造了一群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拍攝的影視作品無數,黃梅戲主要有三個版本:
馬蘭/吳瓊:《紅樓夢》選段(唱片黃梅戲紅樓夢,1984年錄制,越劇移植版)
馬蘭/吳亞玲:《紅樓夢》(舞臺劇,1991年首演,后何云/魏瑜瑤重排)
斯淑嫻/丁同:《王熙鳳與尤二姐》(舞臺劇,1980年首演,后丁同/滿玲玲重排)
咱們主要看首演版本哈~
01 馬蘭/吳瓊 《紅樓夢》選段
1984年,馬蘭與吳瓊錄制了這張唱片,收錄了賈寶玉與林黛玉的經典唱段,共分為四段:葬花/焚稿/金玉良緣/哭靈出走。(篇幅所限,唱詞請前往黃梅迷app查看哦~)
吳瓊/時白林/馬蘭
遙想當年……馬蘭剛拍完《龍女》,在舞臺上大放異彩,吳瓊頂著“小嚴鳳英”的頭銜下鄉演出,在民間揚名立萬,由這兩位黃梅戲“超新星”合作,居然沒整出啥動靜,著實奇怪。大概可能也許是因為……
一來,《紅樓夢》不是黃梅戲傳統劇目,戲迷們對它比較陌生;
二來,《紅樓夢》的貴族生活與古典藝術氣息,與黃梅戲清新自然的鄉土風格不太相宜。
加上此唱片只是直接移植了越劇《紅樓夢》,其實說“移植”都有點不太合適——唱詞基本沒變(除了個別字句),劇情壓根沒有(只有寶黛的唱段),唱腔倒是地道的黃梅戲。
馬蘭(左)/吳瓊(右)
據說1961年安徽省黃就移植過越劇版《紅樓夢》,只是后來了無蹤跡,不知這張唱片是否節選于那部移植劇?
雖然這張唱片沒得到市場認可,但現在重聽兩位名家當年的演唱,倒是別有一番滋味。那時候馬蘭還在唱著傳統的黃梅戲,吳瓊還在模仿前輩沒找到自己的特色,聽著聽著我就忍不住想:如果后來,唱過《梁祝》的馬蘭與唱過《紅羅帕》的吳瓊,再重新合作一次,會是什么樣?
02 馬蘭/吳亞玲《紅樓夢》
時隔7年,黃梅戲終于有自己的原創大戲《紅樓夢》了!
吳亞玲(左)/馬蘭(右)
1991年,全新的創作團隊投入黃梅戲《紅樓夢》的創排,這一次的改編非常成功,1992年《紅樓夢》進中南海連演兩場(戲曲演出還未有此先例),飾演賈寶玉的馬蘭也憑此劇獲得文華獎、白玉蘭獎。
馬蘭 飾賈寶玉
此版《紅樓夢》一是完全拋開了黃梅戲的傳統舞臺表演模式,布景上抽象、素雅、冷清,表演上采取蒙太奇與意識流的手法,由出家后的寶玉回憶、倒敘自己的成長歷程;二是完全擺脫了越劇版的影響黃梅戲紅樓夢,創作出一個全新且深刻的劇本。
這兩點都非常不容易,好在馬蘭用她典雅大氣的外表與清麗質樸的唱腔hold住了,塑造出一個真摯靈動的黃梅戲版“賈寶玉”。
2004年,安徽省黃梅戲劇院重排該劇,打造青春版《紅樓夢》,由何云/魏瑜瑤/袁媛主演,反響也相當不錯。
此版至今還在上演黃梅戲紅樓夢,黃梅迷app會及時發布演出動態,記得下載「黃梅迷」隨時查看哦~
03 斯淑嫻/丁同 《王熙鳳與尤二姐》
1980年,黃梅戲著名表演藝術家斯淑嫻主演了黃梅戲舞臺劇《王熙鳳與尤二姐》,《紅樓夢》中一個支線小故事,從第65回「賈二舍偷娶尤二姨」到第69回尤二姐「覺大限吞生金自逝」,著重表現了王熙鳳「弄小巧用借劍殺人」的陰狠毒辣。
故事雖小,卻相當精彩。斯淑嫻老師飾演的“王熙鳳”,對下人聲色俱厲,對尤二姐虛情假意,對老祖宗巧舌如簧,對秋桐煽風點火……真是應了她自己說的是“翻云覆雨手”。
經典黃梅戲唱段/視頻/伴奏,盡在黃梅迷app
應用市場搜索「黃梅迷」即可下載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