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牡丹亭· 游園》 的藝術分析 錢國楨?內容提要: ( 明) 湯顯祖所著昆曲名劇《牡丹亭》 , 四百年來盛演不衰, 本世紀以來, 隨著昆曲成為世界級文化遺產的提升, 演出與研究成不斷上升趨勢, 本文從史學研究、 文學研究、 音樂研究和美學研究四方面對 《牡丹亭· 游園》 做了 初步藝術分析, 試圖探索我國眾多 戲曲藝術的分析方法。 為最終建立中國戲曲藝術作品分析學添磚加瓦。 關 鍵 詞: 昆曲; 《牡丹亭· 游園》 ; 藝術分析 一、 史學分析: 聲腔史、 劇種史(略)1、 作者簡介: 湯顯祖(1550~1616) 明代戲曲作家、 文學家。 字義仍, 號海若、 若士、 清遠道人。 江西臨川人, 出身書香人家。 少年時在詩文方面即有一定才氣。 萬歷十一年(1583) 中進士。 歷任南京太常寺博士、 禮部主事。 萬歷十九年因上奏《論輔臣科臣疏》 抨擊朝政, 被貶為廣東徐聞縣典史。 萬歷二十一年被任命為浙江遂昌知縣, 任職五年。 任職期間, 他和勞動人民有過較直接的接觸,施行了一些開明的措施。 萬歷二十六年棄官返回臨川, 此后即在自建的 “玉茗堂”內專心戲曲創作。 著有《還魂記》 、 《南柯記》 、 《邯鄲記》 、 《紫釵記》 。 合在一起總稱《玉茗堂四夢》 。 《還魂記》 取材宋代故事《杜麗娘慕色還魂話本》 ,《南柯記》 、 《邯鄲記》 、 《紫釵記》 以唐人傳奇為母本。2、 表演者簡介: 張繼青(1938--) 又名張憶青, 江蘇蘇州人, 出身蘇劇演員家庭。 1952年入民鋒蘇劇團, 1956 年入江蘇省昆劇團,經俞振飛、 沈傳芷、 朱傳茗、 姚傳薌、 俞錫侯等著名昆曲演員的傳授與指導昆曲牡丹亭簡介, 技藝精進。 1958 年兼演蘇劇和昆曲,后來以演昆曲為主。 她的嗓音圓潤渾厚, 吐字清晰。 她的演唱, 即保留了 昆曲舒媛、 婉轉的風格,又融進蘇劇唱腔的許多優點。 唱腔細膩、 輕柔昆曲牡丹亭簡介, 能做到強弱適度, 快慢有序,表演真切感人昆曲牡丹亭簡介, 塑造了幾個不同類型的古代婦女形象。 擅演劇目有 《癡夢》、《牡丹亭》、《蘆林》 以及古典名劇 《竇娥冤》, 新編歷史劇 《呂后篡國》 等。 擅演《牡丹亭· 驚夢· 尋夢》 和《爛柯山· 癡夢》 被譽為“張三夢”。? 錢國楨, 天津音樂學院教授。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