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香蓮后傳》唱腔欣賞(附徐蘊玉、鄭桂芳
評劇《秦香蓮后傳》講的是“鍘美案”18年后,秦香蓮把一雙兒女撫育成人,兒子冬哥忠孝雙全,練就一身武藝,女兒春妹勤勞善良,香蓮為之欣慰。
逢遼兵進犯,邊關危急,冬哥報國心切,懇求娘親準予投軍殺敵,香蓮叮囑冬哥從軍報國,只許立功,不許做官。投軍路上,適逢遼兵與宋兵大戰,危急之中,冬哥上前解救,殺敗遼兵,張元帥請冬哥一同班師回朝。元帥將女兒紫蘭許配給冬哥,紫蘭的母親正是當年的皇姑。香蓮不能接受紫蘭的身份,在包拯的勸導下,秦香蓮與皇姑怨仇得以化解,以社稷江山為重,冬哥報國立功,仇家結為親家,紫蘭、冬哥成就美滿姻緣。
本劇是長春評劇院1985年排演劇目,鄭桂芳扮演秦香蓮,王慶軍扮演冬哥,鞠樹華扮演元帥,張玉華扮演皇姑,金立新扮演紫蘭,王瑩扮演春妹,麻自新扮演包拯。唱腔設計:左玉山。該劇在東北、河南、以及北京演出數百場,很多院團都學演此戲。今天我們將和戲迷朋友們欣賞由大連評劇團花派演員徐蘊玉演唱的“哭廟”、由長春評劇院花派演員鄭桂芳演唱的“斥子”。同一個劇目放兩位來自不同院團演員的唱腔,不是讓大家去比較,而是希望大家能夠聽到不同演員對作品的不同演繹,對于鄭桂芳老師,我們之前做過詳細報道,這里不再重復。簡單的介紹一下徐蘊玉老師,她是評劇表演藝術家花淑蘭親傳弟子,徐蘊玉老師和鄭桂芳老師是同門師姐妹,是多年摯友,代表劇目《半把剪刀》、《牧羊卷》、《一捧鹽》、《秦香蓮后傳》等多部戲,深受廣大觀眾的歡迎和喜愛。
冬哥陣前退敵,王慶軍扮演冬哥
班師回朝,鞠樹華扮演元帥
春妹與韓琪之子韓風廟內結親,鄭桂芳扮演秦香蓮
王瑩扮演春妹
張玉華扮演皇姑
金立新扮演紫蘭
由于微信公眾號音頻只能發一段,所以我將兩位老師的演唱合并為一個文件,前面是徐蘊玉老師演唱的“哭廟”后面是鄭桂芳老師的“斥子”,對于兩段唱腔的介紹,文字選自左玉山老師的著作《秋實集》
“哭廟”一場的唱腔,表現的是秦香蓮偶然間又來到當年她攜子女躲避追殺,藏身的廟宇,放他母子逃生并拔刀自刎的韓琦的靈位也擺在廟中,觸景生情,眼前的一切勾起她對恩公的懷念和對陳世美的痛恨。這段唱腔開始是異常激昂的[散板 ],旋律中有某些河北梆子的成分。經過一個較新穎的“反調大過門”之后進入[ 反調慢板]、[正調慢板 ]、[ 快垛板]、[ 哭迷子]、[ 緊打慢唱],最后結束于[ 散板]。整個唱段以傳統唱腔為基礎,但是無論是旋律的創作還是板式結構的運用,都沒有固守傳統的模式。唱腔準確的表達了秦香蓮愛憎分明的情感。
“斥子”這段唱腔描寫的是,秦香蓮之子冬哥因戰功受到皇封,并與公主定下姻緣。心有余悸的秦香蓮聽說后怒不可遏。該唱腔既保留了傳統唱腔的風格,又有很多新的突破。如開始的[尖板 ]接帶[滾板 ]的[搭調 ]以及上板后的兩個“大悲調”甩腔等,既適于人物的情感,又烘托氛圍,增強了唱腔的藝術效果。
各位戲迷有寶貴意見以及合理化建議,可加微信留言。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