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侯宇演員簡介_侯宇京劇演員_京劇侯宇演員簡歷

■編者按:

12月16日、17日,北京京劇院新編京劇《齊白石》在京成功首演。這部劇從齊白石“衰年變法”切入,以京劇的表現手法勾勒齊白石藝術創作上這一承前啟后的重要轉折時期,將京劇與國畫加以融合,有著深遠的文化意義和獨特的文化價值。近年來,全國政協委員、北京京劇院院長劉侗一直致力于京劇的傳承發展、守正創新,本報記者專訪劉侗,請他講述對推動戲曲發展的感受與思考。

京劇與國畫的融合創新

“水牛兒,水牛兒,先出犄角后出頭。 ”12月16日,北京長安大戲院,舞臺上垂落著似宣紙般的半透明水晶玻璃幕布,蜻蜓、蓮花暈染而出,水面泛起陣陣漣漪,靈動而有氣韻。 伴隨著同樣靈動的兒歌《水牛兒》,新編京劇《齊白石》拉開了帷幕。

侯宇京劇演員_京劇侯宇演員簡歷_京劇侯宇演員簡介

△新編京劇《齊白石》劇照

北京京劇院青年奚派名家張建峰飾演的齊白石一登臺亮相,神形兼備,便贏得觀眾的聲聲喝彩。隨著不同人物一一登場,齊白石“衰年變法”的故事像一幅水墨畫卷逐漸展開、深入,“我自畫我”的藝術追求深深感染了現場的觀眾。

雖然對這部劇的舞臺呈現已經再熟悉不過,但坐在臺下的劉侗仍看得聚精會神,不時琢磨思考。他的思緒也不禁回到了3年前。

2020年5月,劉侗提出創作一部以齊白石為人物、以齊白石的藝術經歷為故事素材、以齊白石的藝術創新精神為內核的現代京劇作品,深入挖掘和弘揚北京文化。為什么選中了“齊白石”?“首先是藝術價值。齊白石來到北京后,由于是木匠出身,他的畫潤格總是提不上去,受到行業的排擠,他自己也希望在藝術上有所突破。在國畫大師陳師曾的指點下,在風起云涌的時代感召下,齊白石決心改變,潛心鉆研,以自己的深厚生活閱歷為基礎,擴展繪畫題材,為中國畫的發展注入勃勃生機。”對于齊白石的藝術之路,劉侗娓娓道來,“齊白石在守正的基礎上勇于創新,在內容和畫法上突破傳統,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中國畫的創新發展,京劇藝術同樣如此,離不開守正創新。”劉侗感觸最深的,是齊白石身上的創新精神、民族精神,以及堅定的中華文化的立場。在舞臺上用京劇展現這樣的閃光點,展現國畫藝術,這也是一種創新。

12月15日晚,觀看了《齊白石》彩排后,劉侗跟主創及演員們說了一句話,“這是一出有趣兒的戲”。的確,齊白石作為主人公,真實呈現他的風趣、困惑、掙扎;而用“神思”和“塵想”兩個外化的角色形象來演繹齊白石內心復雜的矛盾情緒,則令觀眾饒有興趣,同時也是對京劇藝術表演傳統的弘揚。在劉侗眼里,新編京劇《齊白石》的舞臺就像一幅渾然天成、意蘊雋永的中國水墨畫。

從“門外漢”到“戲曲人”

在戲曲這方土地上,劉侗已耕耘近40年。但其實最初,他卻是一個戲曲的“門外漢”,只是在小時候偶爾聽過戲。

侯宇京劇演員_京劇侯宇演員簡歷_京劇侯宇演員簡介

△“百年一心 山河同輝”——首都統一戰線京劇音樂會現場

20世紀80年代初,劉侗在蘭州大學中文系求學,像很多青年學子一樣,他熱愛文學、熱愛創作,以至于畢業分配時,他毫不猶豫地以“能創作”為標準,選擇了北京文化局,并且在報到后,主動要求去“能創作”的單位。正巧中國評劇院希望充實編劇隊伍,劉侗就這樣走進劇團,開始了自己的戲曲生涯。

從中國評劇院到北京京劇院,再到北京戲曲職業藝術學院,劉侗一邊吸收著戲曲藝術的滋養,一邊創作了大量評劇、京劇、影視劇和小說等文學作品。2019年,劉侗重新回到北京京劇院擔任院長。此時,作為一個專業的“戲曲人”,面對這個歷史悠久、底蘊深厚、名家云集的劇團,面對京劇的發展,劉侗有著自己的思考——傳承與創新缺一不可。

“從傳承來看,要‘克紹箕裘’,把京劇歷史上的優秀劇目挖掘整理出來,在舞臺上演出,并且不能走樣,活態傳承是京劇藝術發展的根本。經過4年的努力,我們至少挖掘整理復排演出了60出傳統戲,目前北京京劇院演出的傳統劇目有360出左右,這是我們最強大的根基。”今年,北京京劇院又上演了一系列挖掘整理復排劇目,如《野豬林》《白良關》《精忠后傳》《嫦娥奔月》《取帥印》《火焰駒》《虹霓關》等,成果豐碩。

“從新創劇目來看,京劇的流派形成、確立,以及后來的創新發展,并不是藝術家們的心血來潮、突發奇想,而是與時代發展、與人民生活、與藝術規律緊密結合在一起的。所以我們對題材的選擇,要有歷史觀、有時代感、有人民性。對舞臺的呈現表達要尊重戲曲藝術的規律和本體。”劉侗提出了不少創作計劃,如《李大釗》《石評梅》《大刀王五》《齊白石》等,如今都已在舞臺上與觀眾見面。

今年3月,北京京劇院新編小劇場京劇《吝嗇鬼》首演,在業內外成為熱議話題。在劉侗看來,這出戲的特別之處在于改編自17世紀法國著名作家莫里哀同名話劇,但在表現形式上,又完全遵循了中國傳統戲曲的美學原則,以創新的精神和大膽的變革,巧妙地將300多年前的歐洲故事、西方名著,與中國古代社會和現代審美觀念融合在一起,實現了一個全新的京劇舞臺藝術作品。中國的京劇藝術與法國“吝嗇鬼阿巴貢”的包容互鑒,誕生出一個同樣屬于世界的“京劇阿巴貢”。

“面對時代發展,我們作為戲曲工作者,要向梅蘭芳、齊白石這樣的藝術家學習,勇立時代潮頭,不負文化和藝術使命,吸收一切有益的因素,為我所用,融會貫通,不斷探索實踐戲曲藝術的當代創新表達。”劉侗說。

為京劇人才“保駕護航”

12月8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首屆青年京劇演員大會》(以下簡稱“青京會”)第三階段展演拉開帷幕。這場“年輕”的盛會吸引了62家院團、院校的671位優秀青年京劇演員報名參加。讓劉侗特別高興的是,北京京劇院共有86名演員報名,最終有12名優秀青年演員一路過關斬將,與其他38名選手一同入圍最后的比拼——第三階段評選。而這,也是他今年最為重視的工作之一。

京劇侯宇演員簡介_京劇侯宇演員簡歷_侯宇京劇演員

△劉侗在傳統京劇《大探二》演出結束后,與京劇表演藝術家杜鎮杰先生交流。

“人才培養是一個劇院發展的重中之重。”劉侗坦言,之所以特別重視“青京會”,一方面是檢閱青年人才培養的成果,另一方面還是劇目傳承能力的體現。為此,在19名青年演員晉級第二階段復賽后,劇院多次召開專題會議、認真制定競演方案,并精心組織審核把關、集體練兵、專家診脈、實戰模擬,直觀剖析問題,為演員答疑解惑。如此細致的準備調動了劇院一切藝術力量,增添了青年演員的信心,更磨煉了他們的藝術,劉侗至今還記得這群年輕人摩拳擦掌、熱火朝天排練的景象。

“我們院里今年演出總量在600場左右,90%是中青年演員演的戲。”劉侗的希望是,為青年演員提供成長的平臺,將人才培養與劇目傳承有機融合,最終推動京劇藝術完成規范而全面地傳承與發展。

“人才培養是系統工程,需常抓不懈。”對于劉侗來說,“不懈”不僅體現在日常工作中,還融入了政協委員的履職中。2023年“兩會”,劉侗提交了《關于加快全國戲曲中、高等教育(中、高等職業教育)通用教材建設的提案》,建議從教學內容到教材形式,從教學對象到教學手段,從演員演職員到后臺服化道技術人才,從線下到線上,從課堂基礎教學到舞臺實踐教學,從傳統戲曲的基本功法到現代戲曲的創新發展理念,全方面、多維度開展教材建設,使戲曲教材科學精準地服務于戲曲人才全面培養,服務于戲曲藝術的傳承和創新發展,引起廣泛關注。

“全國政協委員是一份榮譽,更是責任和擔當,要充分發揮在本職工作中的帶頭作用、政協工作中的主體作用、界別群眾中的代表作用。”劉侗如此看待自己的新角色,積極履職盡責。今年1月,一場“百年一心 山河同輝”——首都統一戰線京劇音樂會在國家大劇院·戲劇場隆重上演,這是為紀念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政策提出100周年,北京京劇院歷時半年創作而成的。劉侗專門創作了開場戲歌《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豐富多彩的藝術形式展現了百年統戰的波瀾壯闊。也是2023年,在北京市政協的倡導下,北京京劇院精心組織了一臺京劇演出《京華禮贊》,在北京城市副中心演出推廣和傳播京劇藝術,受到極大好評。劉侗為演出精心創作了京歌《京華禮贊》,深切表達了他對京劇藝術和京華大地的熱愛。

面對即將到來的2024年,劉侗充滿期待與熱望:“新的一年,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指導劇目建設、演出開展、隊伍建設等各項工作。我們將以多場演出隆重紀念梅蘭芳先生誕辰130周年,創排現代京劇《百年首鋼》,以一批優秀的傳統劇目和新編現代京劇創新成果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為戲曲藝術的蓬勃發展,為文化強國建設貢獻力量。”

來 源:《人民政協報》(2023年12月30日第05版)

記者:謝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