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人物透雕""京劇臉譜" 武昌非遺藝術展免
形意雙美的“人物透雕”,絢麗多彩的“京劇臉譜”……日前,武漢武昌區“非遺過大年 文化進萬家”《人物透雕》《京劇臉譜》藝術聯展正在武昌區文化館二樓展廳面向市民免費開放。100余件由非遺傳承人制作的人物透雕和京劇臉譜作品集中亮相,其中不乏獲得國家大獎的作品,展覽將持續至2月7日。
據悉,武漢市級非遺項目“人物透雕”運用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作品材質以玻璃鋼和紙塑為主,少數為木雕,作品虛實相映,具有不同于傳統雕塑的獨特美感,在武漢民間工藝界獨樹一幟。該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民間藝術家張威銘首創帶狀立體構成樣式的透雕人物創作技藝,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中國民間工藝美術家”稱號。
張威銘曾獲“浙江中國民間工藝展金獎”的《心曲》、被中國工藝美術家協會評為“最佳設計獎”的《滇之女》等作品此次得以展出。長江日報記者在現場看到,《心曲》通過紙帶修飾出美女的婀娜身型、飄逸長發,線條中演繹出一位橫吹長笛的少女,觀之仿佛可以聽見悠揚的笛音。
武昌區級非遺項目“京劇臉譜”是中國傳統戲曲獨有的化妝造型藝術。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孫秋萍將現代技術引進京劇臉譜創作,譜式既有遵循也有創新。此次展出的作品中,不僅有傳統臉譜,還有雙面臉譜、變形臉譜等,每張臉譜都色彩飽滿、個性鮮明,吸引了眾多市民前來欣賞。
武昌區文化和旅游局負責人介紹,武昌有著近1800年歷史,是名符其實的歷史古城和文化大區。近年來,通過深入收集、挖掘、整理,武昌區列入國家、省、市、區級非遺保護項目58項,其中國家級2項,省級5項,市級19項,區級32項。(長江日報 記者葉飛艷 通訊員鄭永恒)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