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戲曲劇種代表 傳統戲與新編歷史劇共占一半 全國戲曲會演綻放新芳華(2)
“整新如舊”,動態傳承。四川南充市川劇團·川北燈戲劇團編演的《板橋賣畫》,是在民間故事基礎上的新編劇目,但秉承了燈戲通俗易懂、詼諧風趣的表演傳統,俚語的使用活潑清新。形式感與風格化的處理,引得現場觀眾掌聲不斷,達到了“庭前庭后燈弦調,滿座捧腹妙趣生”的境界。湖北咸豐縣南劇藝術傳承保護中心創作演出的《唐崖土司夫人》,是對少數民族故事的全新演繹,從音樂唱腔到道白,都體現了古老劇種的韻致。這些“整新如舊”的藝術實踐山東戲曲劇種代表,讓觀眾在接受新的故事內容表達時,品味到稀有劇種的古樸神韻。這種動態傳承,是傳統戲曲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獨特體現。
“迭代更新”,全面出新。迭代,可以概括此次戲曲會演新編歷史劇的創新態勢。由四川藝術職業學院和四川省川劇院聯合打造的《草鞋縣令》,是一部力求從形式到內容全面出新的新編歷史劇。該劇以真實的歷史人物為原型山東戲曲劇種代表,注入創作者觀照歷史、關切當下的深度思考,塑造了一個頗具人文情懷的人物形象,寫出了書生縣令紀大奎深入民間的“草鞋”之旅?!拔覀兌际前傩震B,碗里裝的百姓糧,身上穿的百姓衣,當官就該為民想”等感嘆山東戲曲劇種代表,經由韻味十足的道情、高腔的生動演唱,深入人心。浙江小百花越劇團創作演出的《蘇秦》,一改傳統越劇婉約柔美的風格,體現金戈鐵馬的磅礴氣勢以及合縱連橫的戰國風云,塑造出一個與以往不一樣的“蘇秦”形象,無論是對歷史人物的當代詮釋,還是對劇種特有的表現形態,都做出了探索創新。
這些立足于戲曲藝術本體的不同演化方法與創作途徑,其出發點與落腳點,都有意識地著眼于自己的受眾乃至培養新的觀眾。比如,此次全國戲曲(南方片)會演中,中青年觀眾居多,僅青年觀眾的占比就達40%,充分體現出傳統戲曲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成果。
(作者胡應明為湖北省藝術研究院原院長、國家一級編?。?/p>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